1)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学生就该艰苦奋斗嘛!_重燃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燃2003正文卷第二百五十八章大学生就该艰苦奋斗嘛!钱,或者说是学校经费,全华国没有一所公办大学不缺的。

  这玩意儿是完全没个头的。

  勒紧裤腰带,紧吧紧吧的还是能活得下去。

  所以,真要说起来,从经费而言,学校的态度其实比较佛系。

  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

  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学校真正最想要的,是不限制任何使用途径的经费。

  倒不是想要从中拿些什么。

  而是高校的实际经营情况远远出乎普罗大众的意外——你支付的学费,远远低于学校培养你的成本。

  在华国,公办学校培养一个大学生,如果真按照教育产业化的收入支出线来看,其实在每个大学生身上,公办学校是亏钱的。

  以华亭为例,2001年“211”工程一类院校的年生均培养成本分别为24863元。

  也就是说,读一年大学,学校平均要为每个大学生投入培养经费24863元。

  这个平均,很平均,并不是什么统计意义上的把戏。

  生均之间相差极小,顶天了,就是学校多给贫困生一点食堂补贴而已。

  因为构成大学生培养成本的大头,是学校的刚性支出——学校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教职工薪酬。

  当然,有人会抬杠,谁叫你修那么多楼,给老师那么多工资的?

  好吧,你赢了。

  如果学校不修那么多楼,恐怕抬杠的人现在连打螺丝都打不上。

  至于老师的工资高不高……

  世纪初3.8元一节课的课时补贴,凑两毛也就刚好买两瓶矿泉水润润嗓子。

  卿云重生前的2023年,这个课时补贴也才20元一节课,中午出去吃饭,都特么的得自己搭一点。

  而培养经费的两个主要来源———国家拨款和学费收入,前者为生均6300-7100元,后者为生均4560-5760元,合共10860-12860元。

  这个数字,比学校投入的年生均培养成本金额少了12003-14003元。

  也就是说,公立大学培养一个学生,每年要赔本1.2万元,本科四年至少赔本4.8万元。

  当然,最后这个缺口,是国家来补。

  实在没办法了,依然是财政来兜底,总不至于让大学破产对吧。

  所以,学校紧吧紧吧的,日子能过下去,无非是现金的时间差异,多挪西凑的,问题不大。

  哪个月紧张了,给不出工资了,校长去部里、省里苦苦穷完事。

  但这一切,发生在扩招时代,则……

  非常魔幻了。

  许多高校为了满足并校和扩招的需求,不仅背上了巨额的债务负担,同时也挤占了学校的日常运行经费和科研经费。

  毕竟,银行的贷款,利息可是按月支付的,虽然利率低,但也是实打实的现金现过现支出。

  与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