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0章 六部尚书_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在黄道周上任之前,朱慈烺决定让他先逛逛土改成功之地,先让黄道周被动洗洗脑。

  朱慈烺不上朝问题不大,可六部尚书和内阁必须要替他做事,现在六部尚书和内阁都未到位,他过几天必须要上朝了……

  朱慈烺为什么要用黄道周呢?

  因为黄道周是明末让朱慈烺最敬佩的大儒,同时让天下士绅看看,神武皇帝并非不用大儒。

  未来收拾江南士绅地主时,顺便把黄道周推到前台……

  朱慈烺很想知道,洪承畴如何应付衍圣公,黄道周如何对付江南士绅地主……

  黄道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集书法家、理学家、铮臣、民族英雄为一身的风云人物,明末清初家喻户晓。

  后来由于满清的文化禁锢以及诸多历史原因,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变得鲜为人知。

  如今,黄道周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多面的,身为书法家的冷峻,身为理学家的严谨,身为铮臣的刚烈,身为民族英雄的悲壮。

  天启五年,黄道周晋升为讲经筵展书官。

  第一次为皇帝听课展书,他一个小小的展书官,竟敢不屈于魏忠贤的淫威,一改惯例,变跪步膝行为平步直走,震惊朝野。

  第二天,他因不满魏忠贤专权,告假回乡。

  当时魏忠贤把控朝政、权倾天下,大肆排除异己,黄道周虽非东林党人,但一样站在魏忠贤的对立面,顽强抗争。

  哪怕对方是能决定自己政治前途、甚至生死的当权者。

  这种刚傲的背后,体现的是做人的尊严,黄道周之所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把尊严置于政治前途之上,置于生命之上。

  天启薨,崇祯继位,魏忠贤倒台,黄道周进京复职,累次辅钱龙锡。

  满朝文武皆知钱龙锡被冤枉,却没有人敢站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只有黄道周孤身为钱龙锡鸣冤。

  规劝崇祯不能乱搞株连、滥杀无辜,崇祯很生气,让他好好反省,别没事找事。

  黄道周却不领情,非但没有悔意,反而一再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逐渐得到朝野舆论的支持,弄得崇祯很尴尬,最终没能杀钱龙锡,而黄道周自己却被停职了。

  黄道周再次乞休,获准后临行前却上《放门陈事疏》,把朝廷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得淋漓尽致。

  还特别指出崇祯用人不明,苦口婆心地奉劝崇祯要近君子,远小人。结果惹怒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崇祯,被削籍,开除出公务员队伍!

  当时刚铲除阉党集团不久,正是崇祯声誉最高、不容质疑、脾气最大之时,因此举朝缄默,谁也不敢招惹这头易怒的狮子。

  黄道周并非言官,跟钱龙锡也无交情,根本没必要为一个倒楣的路人同僚出头,他却傲视群臣,挺身而出,并赢得了“古今第一词臣”的赞誉。

  根据羊群效应理论,一群羊只会跟着领头羊走,不管对错。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