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回 童贯报捷官家泣_曹操穿越武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吉、郭矸、陈贇、顾岑、耿文、薛赞、翁飞、钱傧、钱仪、季三思,至于牙将之流更是不计其数。

  童贯看后,不见悲喜,让书记官取出功劳簿,一一记了诸将功劳,尤其点出曹操为首功,随后亲自写了奏疏,令飞马传去汴京,其中有部分字句如下——

  “时贼兵十五万众,四下大至,用骁勇之士为锋锐,王文斌、吴秉彝等先后战死,吾军兵少,阵势摇摇欲坠,众人多有劝臣撤军者,臣慨然曰:吾受天子恩泽,岂有不死而退之理?众人欲强之,有刘延庆麾下战将武植者,匹马冲来,挥槊乱击,厉声曰:吾军未败,言退者可斩也。臣壮其言,立斩一人,众人色变,不敢语退。

  “武植告曰:童公,战事危极,公若敢冲阵,或能有变。”众人又劝不可,臣曰:他为将,吾为帅,将帅皆不恤命,众军自然奋发。于是臣亲捧帅旗,以武植、刘延庆、韩世忠等为前锋,聚数千禁军疾突贼阵,众军望帅旗动,齐声呼曰:童公贵胄,而不惧死,吾等此身何惜?皆鼓血勇,怒与敌战,局势乃稍安。

  “贼之中军,有三万人众,六倍于臣,望臣至,箭如雨发,臣虽被众军掩护,犹中三箭,若非陛下赠臣金甲坚厚,已为国之忠鬼也。其余中箭而死者,不知凡几,一时兵不得近,臣鼓勇大呼曰:天子日夜望我等捷报至,诸君欲让天子失望乎?众军闻言,齐声呼曰:吾等宁肯万死,不肯失天子所望也。

  “遂冒箭雨驱驰,贼又遣重将八员来挡,武植、韩世忠等辈奋勇死战,一一阵斩之,然而贼军甚众,一时难败,臣望之心急如焚,遂使从将捧帅旗,亲执御赐弓箭而射,仰赖天子洪福,二百步外,正中贼帅面门,贼势始乱,西军老将刘延庆,长驱直入,挥刀断敌帅旗,群贼遥望,皆大惊,号泣曰:天子有神助,天兵不可挡。遂大溃之,欲归樊城而守,而臣早遣陈翥,先伏于汉水上游,沿江而下,夺其水门,贼遂弃城而去……”

  童贯是个讲究人,他把奏疏当写,顺手夺了射段二的功劳,倒不是贪功,纯粹是了解赵画家的艺术家情节,要让自己占个C位。

  他倒也没有白夺刘延庆的功,顺手便把韩世忠夺旗之功给了刘延庆,至于韩世忠,本是无名下将,有斩将之功难道还不知足?何况在奏疏里二提其名,至少老童自问对得起他也。

  奏疏递出,老童这一次倒没像之前般,说什么“待回朝一并封赏”的话,直接将曹操从刘延庆底下剥了出来,封为指挥使,将陈州兵和陈翥所遗的两千郑州军交给他率领。

  此外,将唐州兵交给了王禀,许州兵交给了刘延庆,补充了他们各自的消耗。

  待曹操一脸感激涕零之色,谢过童贯,童贯豪爽地拍着曹操肩膀:“小武,日子久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