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天家之事_收割韭菜从阳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了状元之位,也不过是被看作是天生神童,与当地教育水平无关。

  “青州?”

  “你可知玉京生源的重要性?”杨寻真冷笑道。

  俗话说得好,大乾就是一条狗也得生活在玉京,科举方面更是如此。

  青州四省之地,三千万人口,每次举人名额不算恩科至多四十个,而整个玉京不过五百万人口,最少也有三百个举人名额,乃大乾之最。

  一城名额远超四省名额,堪称首善之地,也正是各大学院最为尖锐的战场。

  每一个金贵的举人都能为学院提供不下于万两银子的收益,玉京的举人还能再翻一倍。

  所以日月学院能在玉京扎根,不知花了杨寻真多少心血,岂能说放弃就放弃的?

  “玉京多的是达官贵人子弟,就算是最不成器的庶子,也有可能来自侯府,王府,关系深厚。”

  “哪怕招些不成器的子弟,将来受了荫庇,也能坐上高位,回报丰厚,不比那青州的小地方。”

  平安侃侃而谈,道破各大书院在玉京中惨烈竞争的根本原因。

  “你既已知晓为何还劝我去青州?”

  “青州还算是好的了,这次恩科都能拿八十个举人名额,想那南州,苦不堪言。”

  南州七省乃鱼米之乡,为大乾财政重地,人口更多,但每次举人名额只有五十个,相传是当年高宗皇帝愤恨南州百姓支持大周,于是下令削减南州科举名额,增加赋税,比起大乾的平均税率,南州百姓承担的税收要高上一倍不止。

  但大乾的聪明人都知道,其核心原因在于南州的经济远比其他州府发达,读书人也多,若是放开名额,朝堂上的文官,南官更容易取代北官。

  对于大乾来说,富庶的南州只是王者的资材,帝国的燃料罢了,不可以给太多的权力,以免乱了朝堂的秩序。

  榨干南州的膏腴,是朝堂的共识,默认的潜规则。

  当然对于南州的巨商来说,他们可以户籍搬迁到玉京来,只要缴纳给皇室10万两银子的费用,便是一个高贵的玉京人。

  不得不说杨氏皇族还是很会做生意的,这些年收取的这笔费用,早已超过1亿两白银,成为皇家子弟训练的重要财富来源。

  但平安根本不在乎。

  “这些眼界都太小了。”

  “姑姑,如果你这般作为,便是过上一万年,也不会是陛下的对手。”

  “你!”杨寻真刚想发怒,却忍耐了下来,自己早该明白,这男孩是一个怪物,彻头彻尾的怪物,自己想要获得他的帮助,一定要忍耐下来。

  “青州正在经历一场社会变革,经济基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有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的时候,才会诞生最璀璨的文化与思考。”

  “日后的青州将会成为大乾最大的学术重地。”

  “我说的。”

  平安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把青州发展计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