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十七章 三大税(上)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震撼。他抬头看着桌上的机械钟,时间己经到了17:15,一个多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那个机械钟是欧式的,系万历年间的贡品,由西方的殖民者送来的,现在朱由校也命令大明皇庄去仿造,但目前还不太成功。

  朱由校通读完一遍,不禁是拍案叫绝,狂笑不止,笑完之后,又把手里的文件直接摔到了桌子上,这一系列喜怒无常的行为将身边的侍者下了一大吓。

  这篇公文是一篇关于税制改革的畅想。

  其主旨就是:建立(中央地方)二级税制,和彻底整顿三大税。

  现在的大明朝现行的财政政策并不复杂。现在的政府财政收入除了田赋主要有盐专卖;茶专卖和工商杂税(分为关税、矿税、酒税、渔税、关市税等。)

  但现在杂税与荼税几乎是完全收不上的,一年不过几万两而已;而海关税虽然有十多万两,但却连真正应收款项的1/10都不到;为了保证收入,明政府不断进行田赋加派。再这样下去只会官逼民反,患起萧墙。

  而大明的财政支出最大的则是:即军费、俸饷与政府冗费。其中细分有皇室支出(俸禄、生活费、宫殿与陵园费用);军费支出;体饷支出;水利事业费;冶炼织造与外贸海运费用;学校科举费用;与优抚救济支出。

  自嘉靖后期,财政困难,宗室的支出被一再削减,最终成为定额,每年约一百万两,对财政支出的占比已经很小。此时的宗世人口是十万出头,内部贫富差距极大,最低层的小宗室甚至根本没有名份(不上玉蝶),一文钱也收不到,又缺乏技能,过得甚至不如平民。

  (明末宗室人口二十多万,支出不及晚清八旗的十分之一,但清末财政收入是明朝的几十倍。)

  但是大的宗世支系(各地藩王)却都是大地主,鲁王占山东土地近三成;河南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在当地的藩王手中,“中原膏腴之地,半数归藩王”,福王拥有土地超过200万亩,各地藩王土地少着七八十万亩,多者300余万亩。但他们却不纳税。

  同时,大明有“士绅优待”的政策,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免除一定范围内的田赋,渐渐地却演变成了的有功名人不用缴税,这不符合大明的律法,但却是现实。而这就进一步的促进了土地兼并:在浙江和福建,有田的占十分之一,为人佃作食力的占十分之九。江南的缙绅富室占田少者数百亩,多者数千亩,乃至万亩。河南的缙绅富室,占田少者五、七万亩,多者至十余万亩。

  这导致了大明作为一个农业国,却连农业税都上受不上来!

  而是在这样财政收入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为了应对以后金的战争,军费开支却逐年增加一一大明快要崩溃了。而军事的崩溃必然晚于经济的崩溃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