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新的衙门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

  换句话来说这个衙门完全没有成立的必要,这是大部分官员们的想法。不过也有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听说皇帝设立这个机关并不是为了军事用途,而是以之为顾问参谋。在汉代时,顾问就有“供帝王咨询的侍从之臣”的意思了,所以官员们对此,也并不意外。

  但是“顾问”历来都不是一个专门的官职,而且他们的身份也是皇帝的侍臣:严格来说,指的就是他们是皇帝的私臣,而不是政府的大臣。但很显然,皇帝想设立的这个顾问机构是政府的官方机构,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皇帝本身的。这让大臣感到很是不解。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了解,导致了大多数人并没有阻止的意愿。所以大臣、御史们上书反对的理由也大多是不符合祖制罢了,于是三月二十九日,在朱由校的坚持之下,内阁通过了这份草案,大明枢密院正式成立了。

  此时的大臣们还并不知道,他们的大意导致了他们已经错过了掐灭改革萌芽的最佳时机。

  世界并不是静止的。你会进步,别人也会进步。大明正在进步着,后金也同样如此。

  大明天启二年(伪金天命七年)三月十八日,后金水军成立了。20多艘新刀船,在奴隶主的皮鞭之下由奴隶工匠飞速的建造了出来,停靠在大凌河沿岸。

  刀船只是一种内河航运用的小船,一般为商人运货使用,与战舰相距甚远。

  但大明的水军经常从三岔河河口进入,对后金沿岸两地进行骚扰,而完全没有海军力量的后金,只能干瞪眼。

  而现在,这几条新到船当然不足以去主动向明朝的水师发动进攻,但是封锁河口已经够用了一一大不了自沉么;当然,其实后金也并不是没有想过建立自己的海军力量,毕竟营口这做条件优良的港口现在就在他们手中。但他们既没有足够的技术,又缺乏专业的人才,再加上明朝海军不断的登陆袭扰,看着自己的半成品战舰,一次又一次的被烧成了木炭,努尔哈赤已经气到了崩溃,只能放弃了这个计划,转而发展内河道水师,并且下达了迁海令,即减少沿海居民与明军的来往,也减少了自己的损失。

  朱由校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蝴蝶效应竟然会让大清提前好几十年“闭关锁国”。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