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会变迁 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的采煤机器,用以替代部分工人,加快工作效率。

  毕竟,印第安人的体质差、不耐重活是出了名的。当年西班牙人智利地区的阿劳坎矿工就是如此,没几年下来就死掉了一大半,远不如黑人。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平安煤矿还是决定逐步实现采煤蒸汽化、机械化,尽量降低对人力的依赖。

  而且,不光是减少人力依赖的问题,随着矿井越挖越深,将采掘出来的煤炭吊出井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大型起重机的需求就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而随着国内钢铁及机械制造行业的逐步发展,有了多年产业发展积聚底蕴的东岸人开始了对煤矿机械的攻关研发。

  蒸汽动力的起重机首先取代了人力或畜力的吊装机械。比如现在平安煤矿很多矿井上使用的便是功率达到175马力的起重机。这种起重机既可以吊煤,也可以用来升降矿工。效率远不是以前的人力滑轮吊杆可比。而原本用来装煤和矿工的柳条筐也被金属箱(铁制)取代了,这种结实的筐可以装更多的人或煤炭。据说机械部门目前已经在试图生产更坚固、同时也更轻便的钢制箱体了。

  而在今年年初政务院决定加强煤矿生产安全后,便派出了大量视察员到各矿井进行巡视,并敦促矿务局尽快安装井下通风装置。矿务局在召开技术人员开会研究后,决定通过蒸汽锅炉释放高压蒸汽的方式给矿井进行通风,经试验后发现效果相当不错。此外,还有一名来自意大利的技师发明了一种煤矿专用的风扇,并取得了技术专利,然后又被平安矿务局迅速买断,在各矿井大力推广了开来。

  这些技术推广后,据平安矿务局估算,今年全年煤矿将产煤约28万吨,但潜在的市场需求大约是57万吨,这个产量甚至连需求的一半都还没达到。要知道,如今国内各工业企业、内河汽船甚至民用燃料消费使用的可都是平安矿务局所产的本地煤,而不是那些跨海运输而来的塔城精煤。那些煤的成本过于高昂,虽然质量明显更好一些,但基本上只有焦化厂、国家铁道总局和远洋船只在大量使用。

  由此可见,国内的煤炭市场仍远未达到饱和期,还有很大的开发余地,前提是平安矿务局能将自己的产量逐渐提起来。而平安矿务局当然也不是无动于衷,他们在上级的示意下在煤矿上大力推广各种机械便是明证,毕竟在无法招募到足够人手的情况下,用机器代替人力是唯一的手段。

  而这些瓜拉尼人明显就是机械化进程深入后的“受害者”。因为随着机器的深入推广,他们的作用也日益减小,毕竟在已经有了蒸汽活塞驱动的鹤嘴锄掘煤的情况下,井下已经不再需要太多的在低矮潮湿的坑道内缓慢掘进的矿工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