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3章 也有些道理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栗,乱中取胜。就算是太祖高皇帝……”

  说到这里,李云睿停了下来,看了看朱高炽。

  听了李云睿的话,朱高炽无奈笑了笑。

  不可否则,每次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起点,都是农民起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汉朝的绿林、黄巾、赤眉,晋朝的流民起义,隋朝的瓦岗、河北、江淮起义,唐朝庞勋、王仙芝、黄巢起义。而每次农民起义都是最受剥削地那群人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举起义旗,跟官府对着干,希望能活下去。

  这些人起事之后,投机分子就开始加入其中了,文人开始帮他们出谋划策,商人提供钱财资助,世家帮忙提供消息,将领们开始首鼠两端,类似于白莲教这样的组织开始鼓动百姓,甚至异族也趁火打劫,然后一个朝代轰然倒塌、覆灭。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朱高炽点了点头,说道。

  “殿下,再想一下,最怕乱民的人是谁?是那些贫无立锥之地的穷瘪三?还是那些家有薄产、手有余粮的百姓?”李云睿看到朱高炽同意了自己想法,说道,“民间有句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为什么?因为他们会瞻前顾后,虽然不满现状,但他们又怕造反后,失去所拥有的东西。”

  “当一个人穷的只剩下命了的时候,对一无所有的他们来说,只剩下拼死搏一把前程了,所谓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他们才有血勇之气!”

  “因此,让百姓富起来,不是坏事!至少大部分在造反之前,会考虑一下,是不是想抛弃眼前所拥有的东西!”

  朱高炽听了李云睿的话后,说道,“可是百姓富了,土地谁去种?徭役谁去服?边境谁去戍?战场谁去上?”

  “殿下想多了吧!”李云睿笑了笑,说道,“您好歹也是大明工学院很多项目的名义投资人,应该知道大明以后发展的趋势了吧?”

  “别的没见过,蒸汽拖拉机总见过吧?如果这个产品能进入实用,一台拖拉机能顶三、四百个人,以后种地能需要多少人?以后种地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而是机械化耕种!”

  “至于徭役,百姓富了,朝廷自然也有钱了!朝廷有钱了,就不必征发徭役了,花钱雇人就行了,这样才能刺激经济啊!”

  “再说戍边和打仗,如果火器能在大明军队推广,以后就不需要那么多戍边士卒,打仗也不用动辄几十万大军,大明可以采取震慑策略,让外敌不敢入侵大明……”

  李云睿说完之后,朱高炽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也有些道理!”

  “殿下,我父亲曾经研究了一些济世救民的经济之道,他曾经给陛下上过一篇《基建拉动经济理论》的奏折,不知道殿下看没看过?”李云睿想了想,问道。

  这个奏折,是去年李云睿口述,知画执笔,然后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