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5章 刨了水匪的祖坟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珤带着应天府的一众衙役,去拉永乐薯,然后张贴布告,分土豆去了。

  朱高炽和李景隆两人都回了南京城,两万亩地,三千人刨,至少两天,,有了七千亩的数据,作为高产粮种推广的两名主官,已经心里有数了,再呆在这里,意义不大。

  李云睿留了下来,美名其曰监督佃户工作,其实是因为他想要中饱私囊!

  六、七千万斤土豆,少个百八十万斤,根本看不出来……

  李云睿将账房找来,跟账房耳语了几句,账房立即将账本拿了过来,开始调整起数字了,李云睿则安排人开始运永乐薯。

  别人有没有土豆,李云睿管不着,太原府必须有。朱济熿虽然不靠谱,好歹也是自己的姐夫,这么好收买民心的机会,李云睿不想错过。

  “来来来,婉清,你喜欢的土豆饼……”

  “来来,飘舞,你的炸薯条……”

  “瑾瑜,奶油土豆泥……”

  “秋香、冬雪、知画姐,你们三个的凉拌土豆丝、烤土豆和土豆虾球……”

  回到曹国公府后,李云睿化身成大厨,开始展示自己的厨艺。

  终于实现土豆自由了!几千万斤的土豆,够明年播种了!

  就是玉米,还得等一年!明年玉米也能实现自由了。

  想想这些,李云睿竟然还有些小激动,来大明一年多的时间,居然能做成这么大的事。

  两天后,永乐薯的最终数据出来了,除去南京城百姓分的两百五十斤和李云睿运走的五十万斤,总共收了五千九百余万斤,亩产两千五百斤以上,原本对永乐薯产量将信将疑的百姓,这次终于相信了,开始期盼起来,未来的好日子了。

  老百姓口里有句话,够不够三百六,一个人一年的口粮,三百六十斤还能勉强对付过去,这是个什么水平呢?大概就是维持着生命,饿不死,如果是壮劳力,一年至少要维持在五百斤。

  以一个五口之家,两个壮劳力为基准,一年至少两千斤粮食,如果种小麦,至少要8亩地的纯产出才够吃。

  现在有了永乐薯,一亩地就能养活全家,以后无论是灾年还是丰年,只要有了一亩永乐薯打底,那么百姓就不会怕了!

  有人笑,就有人哭。

  老百姓对永乐薯持欢迎态度,那些地主老财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开始四处走动串联,同时游说当地官员,试图阻止永乐薯的推广。

  在真实的历史上,明中晚期期,土豆和红薯都相继传入中国,但推广速度极为缓慢,很多历史专家分析了很多原因,比如难以保存,比如产量低,比如朝廷不重视之类,但都没有分析到点子上。

  其真实原因就是地主士绅阶层联合文官集团的绞杀!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种亩产千斤的粮食,一亩所得就够一家三口一年支应,明朝时期,一般百姓,每个人都会有十多亩地(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