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0章 可要是成功了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道不对吗?朝廷印钱,给官员发俸禄,给官兵发粮饷,采购各种物资!钱不就是这么来的吗?”徐景昌看到李云睿这个样子,反而自己有些不自信了。

  “所以,大明宝钞的币值,从一贯换一两银子到现在十四贯换一两,说句不好听的话,朝廷就劫匪,利用这种方式,搜刮民脂民膏!”李云睿苦笑了一下。

  ……

  明朝开国时,市面的白银、黄金等实物货币,被蒙元军队洗劫一空,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铜钱。当铜钱不足以支撑经济运行之后,朱元璋就学习宋朝发行交子、元朝发行中统交钞的方法,推出了大明宝钞。

  宋朝时,朝廷发行交子,采用准备金制度,钞法明确规定,“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到了后来,大宋把准备金取消了,交子崩盘。

  元朝时,发行中统交钞更是一塌糊涂,朝廷直接印钞,滥发一气,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使得元朝本身脆弱的经济环境,更加遭受重创,元朝经略中原地区,百年而亡,滥发交钞,是一个主因。

  朱元璋看着前面两朝都发行纸币,就有样学样,在没有锚定物、没有投放计划的情况下,一味的印刷宝钞,通过赏赐、俸禄、粮饷、采买等名目散了出去。

  一个亲王要开府建牙,赏赐百万贯宝钞,大明有二十多个亲王,几千万贯就出去了;几百万军队的粮饷,一人一个月一贯,一年也有几千万贯。

  当然,太祖朱元璋还是有些节操,没真这么干,采用了物资加宝钞的方式,比如给士兵开工资,大都是以米、粮支付,少部分用宝钞支付。但就是这样,每年也要发几百、上千万贯宝钞,同时,宝钞推行只出不进的政策,即只向市场投放,不采取回收或是多投放少回收。

  这些钱都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宗室、勋贵、官员、商人是主要群体,普通百姓有几个铜板就不错了。于是在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百姓之间的交易,大多是以货易货。而掌握宝钞的宗室、勋贵、商人,人数不多,他们消费的东西又很有限,市面上供他们购买的商品并不多。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为数不多的商品要承受越来越多的宝钞,宝钞贬值就在所难免了。

  在没有锚定物的情况下,滥发货币就是打劫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李云睿懂这个道理,但徐景昌不懂,李云睿又没办法跟徐景昌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一旦展开,就很复杂。

  “那你说,钱从哪里来?”徐景昌问道。

  “钱是百姓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只不过在大明,却被朝廷、宗室、勋贵、官员,无偿掠夺了……”李云睿说这话时,忧心忡忡。

  徐景昌听了之后,有些不明白,那么的看着李云睿。

  “打个比方,你是工匠,本来呢,你雕刻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