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2章 何旭往事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让何旭干活,总得给人家点好处。每次给钱,李云睿可不敢,他怕何旭欲壑难填;做个酒肉朋友,李云睿没这个机会,何旭是太监,得天天在宫里伺候皇后,每个月出宫一、两次,就算了不得了。

  思来想去,李云睿决定从何旭家人下手。

  人都有个三亲六故,太监也是。太监进了宫,并不代表就断了尘缘。郑和就是一个例子,他过继了哥哥的儿子,想给自己传宗接代。这件事给了李云睿启发,何旭会不会也重视传宗接代呢?

  所以,李云睿又拿出一张卡来送给何旭,李云睿在赌博,赌何旭和郑和一样。

  “这如何使得……”何旭听了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前面一张卡,他收得心安理得,毕竟李云睿有求于自己;眼前这张卡,李云睿没提啥要求,还善意的提醒自己照顾家人。

  说起家人,对何旭来讲,那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熟悉是因为何旭记得家里的一草一木,说陌生是因为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回过那个地方了,连做梦都没回过。

  明朝初期的太监,来源大都是战俘,这个战俘和后世的战俘不一样。明朝的战俘是指战争中俘虏的人,不仅仅是士兵,更多的是百姓。每次大战之后,将领就会挑出一些幼童,阉割后送入皇宫,由专人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郑和就是其中的代表。

  除此之外,为求富贵,挥刀自宫的也大有人在;被人贩子拐骗卖入宫中的也有;还有一些是家庭困苦,被父母送入宫中。

  何旭就是最后一种,被自己的父母亲手送入宫中的……

  惨不惨?很惨!

  要是搁在后世,亲生父母将自己的儿子,送入宫中阉割,不说惨绝人寰,也是毫无人性了。

  但在大明,就不能想当然地说父母狠心了。当人穷到一定程度了,命就不值钱了。那些贫困潦倒的父母,希望儿女三餐温饱,能活下去,谁还在乎有没有小jj。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若不是情非得已,谁舍得把孩子?

  何旭幼时家贫,他八岁那年,家乡遭了天灾,当时不说是饿殍满地,但路边无人收尸的骸骨也处处都有。

  连草根、树皮都被挖出来吃完了,他的父母没有办法,将何旭卖给了人贩子,换了五升糙米。何旭的父母想法简单,与其让孩子在家饿死,还不如卖给人贩子,命好的话,何旭还能跟个好人家,填饱肚子活下去。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人贩子是专门收孩子,阉割后卖给军队。

  大战之后,将领会上报战果,比如说某某战役,杀敌三千,俘获一万,其中十岁以下孩童五百人。皇帝看了战报后,心血来潮,下旨,五百孩童全部阉割,送入宫中。

  将领接到旨意后,就会找专业人士给这群孩子做手术,但古代的医疗技术和卫生条件都很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