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二章 撤藩令下_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一边,云南,平西王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必振旅班师,休息士卒、俾封疆重臣,优游颐养……至一应安插事宜,已勒所司司饬庀周祥,王到日,即有宁宇,无以为念。钦哉~!”

  作为钦差大臣的礼部侍郎折尔肯洋洋洒洒地宣读完了由康熙亲手书写的手诏,不自觉地微微摸了一下身上所跨由康熙亲自赐下的宝刀,颇有些欢喜地道:

  “王爷,皇上对您的恩典可真是没话说,您看看,他对您的评价多高啊,请您……接旨吧?”

  然而吴三桂看着折尔肯那一副憨态可掬的笑脸,脑瓜子却是嗡嗡的,只觉得眼珠子里面现在全是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词儿,固然全是好词儿,也充分地肯定了他吴三桂多年以来对大清的劳苦功高,甚至有些话这皇上说的也是真的诚恳。

  就这封手诏的水平,如果当真是康熙本人亲笔所写的话拿到现代社会绝对是写申论的一把好手,甚至姿态也不可谓不低,且温语有加,关怀备至,简直是颇有点掏心窝子的意思了。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桂儿啊,这么多年你辛苦了,你功劳大啊,大半个天下都是你打下来的,但你看现在天下太平了,仗也都打完了,你也该退休好好颐养天年了,你放心,我给你安排明明白白的,以后咱哥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同享富贵,省得你佣兵在外咱俩之间还互相猜疑,这多好啊。

  可这一堆好词儿背后的意思,那不还是削藩么?

  老子为满清打了大半辈子的仗,背叛了家庭背叛了民族,被天下百姓人人唾弃甚至恨不得得而诛之,就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要不怎么说,康熙这皇帝还是有点水平的呢,他这一辈子的手诏都是这样,话说得简直漂亮极了,看手诏这皇帝简直是千古仁君的典范,往往都是用唠家常的语气说一些貌似无比真诚的话,就跟和你是哥们似的,常能体量臣子难处提前就加以劝慰,把接旨之人感动得涕泪横流都是常事儿。

  当然,翻脸不认人和说话不算话也同样是康熙的拿手绝活,历史上被他掏心窝子的吴三桂旧部有不少都因此而幡然醒悟弃暗投明,不过最终,几乎全都免不了被康熙掏全家心窝子的宿命。

  这货生在现代社会的话绝逼是个杀熟宰客的高手。

  而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吴三桂在接过圣旨之后却是头脑一片空白,第一反应居然是检查一下这圣旨的真假。

  真的……要撤了我?

  康熙这脑袋里装的是大粪么?他是不是有病?

  事实上,吴三桂此次上书自请撤藩是非常自信康熙不会撤他的,就是为了单纯的表一下忠心而已,毕竟尚可喜和耿精忠都已经自请撤藩了,自己不请一下显得自己多特殊。

  然而正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