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四十八章 历史的巧合?_天心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因世代生活在踇隅大草原而得名。实际上,哪怕说踇隅一族就是青牛一族,也不为过。而青牛一族的始祖,便是当年驮着太上道祖西出边关的那一位。

  如此一来,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

  传闻,太上道祖在顿悟了逆转成仙的飞升之道后,终日骑着一头青色老牛,游历天下,最后在西岳地界出了边关,往西翩然而去,不知所踪。

  但经过后人的实地探访,以及无数史家的穷经皓首,终于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他老人家出关往西,极有可能是为了寻觅合适的飞升之地。

  万年以降,众多修士的足迹踏遍莽莽西域,经过反复论证,最终有人推断出,这位人族首位飞升天界的修士之祖,极有可能是在中山山脉中完成了霞举飞升的壮举。

  因为自古以来,中山山脉就有“世界屋脊”的称号,且还在不断升高中,里面必然潜藏着诸多隐秘。

  但问题是,中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西、北、东三面皆被广袤的月牙海所环绕。海中栖息着数不清的强大妖兽,对人族来说,哪怕是金丹期的修士,都很难硬闯过去。

  这一点不消细讲,只举昆仑派一家的例子就能知道一二。

  昆仑派的宗门所在地昆仑山脉,正位于月牙海的北岸,与南岸的中山山脉隔了上万里的海面,南北相望。

  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昆仑派,就曾多次派遣实力和数量都极为可观的探险队伍,企图直接穿越月牙海,直达南岸。其结果就是,无一例外,这些精锐全部葬身海底,尸骨无存。

  哪怕是使用了武装到牙齿的铁甲战舟,都无法直接飞越过去,成为修行界最大的几个未解之谜之一。

  正是在无数血淋淋的现实的教训下,修行界终于达成了共识,视月牙海为不可穿越的畏途。仙盟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发布消息提醒广大修士,莫要胡乱闯进去。

  于是乎,有人就打起另外的主意:既然海上通道不可行,那么就剩下唯一的一条陆上通道。

  而这条狭窄的路上通道,却被一座高耸入云的踇隅山拦住了去路,踇隅山后还有踇隅大草原,上面栖息着数量庞大的野牛群,用野蛮的冲撞,拱走了无数觊觎中山山脉的各路人马。

  这些人马中,既包括人族,也包括妖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数百年来,昆仑派一直要死磕中山山脉。他们不仅是觊觎太上道祖的遗藏,而且也想弄明白月牙海的诸多秘密,不然历史上的那些先祖们岂不是白死了?尤其是,昆仑还接连折了两任掌门在此。

  游离自然还没完全想明白这些事情,但以他的见识,自然不难猜出,自家师父之所以选择在踇隅山上筑观清修,显然不是真如他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是率性而为,而是有着很大的深意。

  别的不说,只看那牧灵山庄完全视指玄观为眼中钉、肉中刺,就能猜知一二了。

  不过,此时的他,注意力却完全放在了另一件事上。

  “既然在这个世界中,也有道祖倒骑青牛出关的传说,那么,这里难道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激动之余,他又觉疑窦丛生:“太上道祖姓李,咱家的祖师爷未得飞升之前,道号为‘逍遥真人’,似乎也能跟前世的那位沾点边,但似乎又不完全一样啊。至于这里的人族历史,又更加的不同了——前世的历史上,哪来的什么随国、萧国、大桓?”

  正想得满脑子浆糊,又听到杏姨的催促,游离只得暂时抛开这些杂念,吩咐水蕨妖好生照顾冰纹蟒,然后拔腿就往踇隅山的西峰之巅跑去。

  刚刚一番大战,西峰被那驮山鳌撞击得凹陷了一大块,上方不时有巨石滚落。

  虽然是第一次与杏姨有了神识交流,但听对方传音中的口气,显得颇为焦急,这让游离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只见他神识全开,一边勉力在乱石中攀登,一边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落石,全力攀爬。

  行不多时,上方传来一阵巨响,且伴随着巨大的雪崩,铺天盖地般的呼啸而来。

  游离无奈,只能忍着经脉的疼痛,取出一道土行版的剪纸成兵符,一头扎进脚下的碎岩之中。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