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8章 请立九阿哥福临为太子_一代神医在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妃,你去叫掌管传国玉玺的太监穆巴索前来。”黄台吉眼神冷峻,虽然整个人精神很不好,但这句话却让庄妃布尔布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黄台吉口中的传国玉玺乃是他从蒙古人那里弄到手的,这玩意真假还不太好说,但至少大明是绝壁没有这东西,而蒙古人手上的“相对”靠谱一些。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镌刻,后来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史上“传国玉玺”真实可信的最后一位拥有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末帝李从珂,当时他在国破人亡之际,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这以后也冒出过不少“传国玉玺”,不过真实度都不高,直到元代。忽必烈驾崩之后,“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注意,从这时候开始,“传国玉玺”到底是不是秦始皇时期的原件,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当时多数人都认为它是――其实是不是不要紧,统治阶层蒙古大爷们说是。那就是了,敢说不是的。坟头草去比高度……

  元代以后的数百年间,传国玉玺便一直在蒙古皇帝手中。直到元亡。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黄台吉自认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吊打明国这只落水狗,而是从蒙古人那里搞到了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啧啧,“我大清”虽然遇到一些小挫折。但木有传国玉玺的张力,那是绝壁阻挡不了女真人席卷天下的大势!

  ……

  当黄台吉最为宠信的女真太监穆巴索带着“传国玉玺”进入宫殿的时候,布尔布泰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管是谁,也不可能将玉玺随时带在身边。这道理也是很浅显的,万一不小心磕着碰着了,那可就不那么美妙了。没准一不小心掉了下来,就算不磕着碰着,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嘛!

  所以。掌管玉玺的人,一般都是皇帝最最亲信的太监。

  大明朝管玉玺的,叫做司礼监掌印太监。给黄台吉管玉玺的,自然是他最亲近的女真人。太监穆巴索。

  穆巴索郑重其事地将玉玺递到黄台吉的手中,就在此时,庄妃布尔布泰开口了:“穆巴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