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_此去经年,应是晴川骄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吗?”我拿出上学那会儿的劲头,不耻下问。

  他侧头看看我,指了指他的侧脸,我立刻扑上去吧唧一口。

  “你为什么选择做编辑这个行业?”他没有直接点拨我。

  “最早是因为喜欢采访,听受访人的经历和故事,会对自己有所触动,看到人生的许多种可能性。”我认真地答。

  “你觉得这样做,效果如何?”他问。

  我想了想:“还好吧。”

  “如果仅仅是做一个倾听者,当你遇到意识层面高于你的受访人时,他们会觉得你很幼稚,采访就变成了流水账和回忆录,无法和你产生碰撞与共鸣。

  一个好的采编,聆听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从他的叙述中找到破绽或者闪光点,引领他参与到一个新的话题,不要炒冷饭。”

  楚晴川右手搭在唇边,语调缓慢而又充满权威性。

  我简直要把他放在神坛上膜拜。

  他感觉到我崇拜的目光,向前倾了倾身子,注视我的眼眸,问:“能理解吗?”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需要消化。”

  他抿唇碾了碾,接着说:“其实很好懂,一场精彩的访谈,就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在交战。嗯,就像和你**,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你对比一下。”

  说完,他又指了指桌上的杂志,让我继续学习。

  我被他那个牛掰的比喻惊到,好半天没反过神来。

  奈何他说的又那么一本正经,让我忍不住真地在脑子里对比起来。

  别说,好像还真是有那么点儿意思。

  但是我想着想着,就想歪了,在理智和**之间左摇右摆,真是酸爽啊!

  我想起我采访过一些人,名气大小的都有过。

  大部分人对我的评价都很好,但真正聊得来且最后成为朋友的,屈指可数,顾澜依算是其中一个。

  总结一下这些人的特点,无论年纪大小,几乎都是和我的观点、喜好相似的。

  但作为一个好编辑,应该是让被采访人喜欢上和我聊天,尤其是那些上位者。

  如果能给他们新的启发,让他们产生和我交谈的兴趣,他们才会重视我。

  我想到司南,他现在虽然不再需要做采访,但曾经圈子里的很多艺术家和品牌在需要宣传时,都会首选甚至主动联系他们写文案,做采访推广。

  而且在这样的关系里,司南在圈子里的地位和认可度也逐渐提高,最终成为能和曾经高高在上的那群人谈笑风生的朋友。

  这就是小虾米和大神的差距,小虾米是主动去求人家,而大神是人家来求你。

  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是被人需要的存在,而不是需要别人。

  十一点的时候,楚晴川从书房走出来,看到我还在挑灯奋战,他没说什么又回去继续工作。

  等他再次来到我面前时,我看到时针已经指在凌晨一点。

  我揉揉眼睛,说:“呀都这么晚了,你忙完了吗?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