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章 辽西局势_回到明末建工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的规模。

  可基本效果还是有的,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三万的兵马顺利攻占了锦州外城。

  历史上的辽东,在大明最后的一段岁月里,还余下四座城池。

  这四座城池了得。

  每一次清军入关之后,未曾获得半寸明土的原因也是如此。

  在寻常人的认知里,总以为山海关是阻隔清军的壁垒,而实际上,海关的防线,早就如同一张窟窿纸。

  按照历史上每两年入关劫掠一次的频率,清军压根就没把明军防线放在眼里。

  在清国朝中,也不是没有人进言,当应直接攻打京师,但皇台吉从来没有采纳过。

  因为后边还有大明的守军,辽东铁骑还是有些料子的,只要有充足补给,完全能够跟清军刚上几个来回。

  “皇上,护城河已经填上了,城墙捣毁。

  明军的补给,再也送不进城内.......就等着他们饿死!”

  前方的将佐哈哈大笑。

  现在的八旗各部重归于好。

  果然,对外战争才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手段。

  锦州城外的旗帜迎风飘扬,一直绵延到了远处的青山脚下。

  这毕竟是在自家门口打的围城战。

  清军准备充足,除了八旗军全员出动之外,各地的旗民百姓纷纷应援。

  锦州城内的明军慌了。

  守将祖大寿,早已向明廷请援:

  “锦城的粮米仅供一月余,喂马的豆饼则不能支撑一月。”

  倘若清兵再攻,宁锦两城攻破。

  整片辽西被清军战领,不过是时间问题......

  清军急,因为后边有人赶。

  在这情况之下。

  崇祯皇帝勃然大怒,斥责守军连个残缺的清国都摆不平。

  辽东守军,年年吃银何止数十万两,兵员和火器都胜于清兵......

  可奈何,中原的事情都闹不清楚,皇帝分心不下。

  而且,历史上松锦大战的主帅洪承畴早已南下。

  朝廷只得命吴三桂、王朴等人刻期出关,汇兵于宁远,解锦州之围。

  而这个时期,皇帝手上的确是没人可用,洪承畴可以做统帅,但南面的农民军更急。

  皇帝是善于猜忌的,有些人不敢用,却忽然想起曾经被自己逮捕下狱的孙传庭。

  命人去查,传回来的消息是人早已不在。

  三年前半路被劫狱,被贼寇杀死,或者是逃亡......反正就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时间太久远,没有人记得清......

  皇帝大怒,又杀了一干锦衣卫、狱卒解恨,终于又想起了骆养性,命人再去探查,还活着......于是又把人给捞了出来。

  “爱卿啊,当下国情混乱。

  朕恐各地官吏有变。

  你且亲自操办视察,如有叛乱者斩!”

  皇帝一面说着,将锦衣卫指挥使的官印、官袍亲自交于骆养性手中。

  又亲切抚着后背,袖子间露出的,是几块缝补旧布。

  骆养性感动,伏地痛哭:“万岁爷隆恩,臣鞠躬尽瘁。

  愿为大明战至最后一刻!”

  骆养性信誓旦旦。

  皇帝看着如此忠臣,心中才踏实多了。

  骆养性重新启用之后,城周边的秩序果然有了些许改善。

  一些懒惰悲观的官吏,要么勤勉自杀了。

  皇帝想要整顿朝纪,督促将兵,可是关外的战事依旧很不明朗。

  锦州城的守军每月数十封的书信求援,朝中大臣看得是一脸茫然。

  清军打得也是极为上头。

  锦州的战火,也逐渐有往松山蔓延的趋势。

  而这时。

  在盛京的大后方,临近辽北之地。

  叶赫城。

  夏国的山林兵已经围困在此半月之久,准备要开始最后的攻城战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