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_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浪子回头换了个人呀!

  想到这,向来认真负责,虽说身负队长职务,但每天总是把工分干满的吕大队长也不耽搁,背着手就往猪圈那去,不行,他还是得去看看,要不他不放心!

  ……

  宁知星脸上蒙着块对折的毛巾,这毛巾是之前宁振涛给她的新毛巾,正好能派上用场。

  县城里能分到的毛巾都没有成年和儿童的大小区分,统一的型号,哪怕是在对折的时候,对于脸本身就偏小的宁知星来说,那也是大的,都能连下巴都包得严实。

  之所以不怕闷不怕热用毛巾捂着自己,那都是因为前方的两人正在进行的操作。

  就在宁知星不远的地方,宁振涛和廖旭东并排蹲着,一副研究模样地琢磨着眼前的植物,而和这副平和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旁边的独轮车,下面用石头垫着保持不倒,里头装着的是哪怕隔着距离看上去都不太妙的东西。

  事实上这东西也没有什么可怕,只不过是积好用来做实验的农家肥罢了,但因为里面构成的不同,那独有的腐臭味道还是要人敬而远之。

  宁振涛和廖旭东憋气久了,便也对这东西不那么敏感,刚刚还随手绑在鼻子的布条已经摘了下来。

  农家肥在国内的使用,事实上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的农业时代。

  大河村所在省份的地形特点,还有多年前不断变迁的地理渊源,使得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在当地一直不是特别发达,对于农家肥的使用,便也有所局限。

  一直在城市里长大的宁知星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是在看到《科学养猪技术集锦》中关于经济价值这一篇章时,才想到了这个关键点,而这恰恰是现在就能用上的。

  谁让化肥现在才推广没几年,且在可以看到的几年内,都因为额外的经济开销很难成为使用的主流产品。

  正好,那几本书里有一篇关于养猪的文章提到了农家肥的使用,宁知星便主动地拿到小叔面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不,问题一出,宁振涛也解决不了,他哪知道为什么当地不用?便熟练地将这问题丢给了自己的“行走外挂”廖旭东。

  廖旭东一听问题,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他之前在上课时,便听了一位外地的老师说他们那的养殖规模,在听到说国家政策下达后,他们那边能做人一户人均一头猪以上时,他都听懵了,这在本地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他说实话,当时只觉得是村民们嫌辛苦嫌累,或者是觉得养猪的收益不高,毕竟猪是要吃粮食的,之前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可能费心养活猪?

  可现在一看,那时候的猜测竟是恍若描边大师般只中了一点边角。

  粮食是问题没错,可这归根结底,就是付出和回报的问题,当养猪给人的感觉是不能回馈更多的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