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一切如故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冶”留下的惠民政绩——东冶食堂,办不下去了,最近关门,即将改做他用。

  变成一座佛寺。

  “如今朝廷可不缺铜,至少,不缺铸佛像的铜。”

  赵三说着说着,面露愤愤之色:“在东冶食堂旧址新建的佛寺,据说要用十万斤铜铸佛像,气派着呢。”

  “和以前一样,又和以前一样了。”

  赵三抱怨着,胡炜面色平静,却腹诽起来。

  建佛寺有什么用?百姓到佛寺烧香拜佛,肚子就不饿了?冬天就不冷了?

  好好的东冶食堂,让多少穷苦百姓受惠,结果不好好经营,建佛寺?

  百姓到寺里烧香,买香的钱都靠省吃俭用省出来。

  二十万斤铜铸佛像,拿来铸钱赈济百姓不好么?

  胡炜腹诽着,不一会,放下碗,又放下几枚铜钱:“凉虾不错,下次我再来。”

  “哎哟胡老弟,多了,多了。”赵三将胡炜多给的三枚铜钱拿起,胡炜笑着摆摆手:“这就算我给侄子的零花钱,好一阵子没见了。”

  赵三拿着钱,有些为难,胡炜又说:“你们若是有什么困难,只管来找我,我还在老地方住。”

  赵三不知该说什么,默默点点头。

  见胡炜离去,赵三忽然觉得有些后悔。

  早知道...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跟着李东冶去鄱阳...

  当年,东冶令李笠安排不少东冶雇工、囚徒,以及跟着他一起和叛军作战的建康百姓,到鄱阳定居。

  后来陆续有消息传回来,说在鄱阳定居的这些人,日子过得都不错。

  当时,在东冶食堂有了摊位的赵三,因为收入不错,加上故土难离,便留在建康。

  没想到,这些年来,日子越过越差,越活越回去了。

  一切,又和以前一样,日子过得艰难。

  。。。。。。

  街道上,一辆牛车缓缓前进,旁边跟着十余随从。

  车里,胡炜看着一篮子香药,有些心不在焉。

  香药,是他买给萧氏(曾经的柳夫人)的,但心却在想着其他事。

  按照他打听的‘物价’,如今建康城里,穷苦百姓自卖为奴的价格,和侯景之乱发生前的价格相比,差不多。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切如故。

  侯景叛乱,叛军入建康城后,奴婢们蜂拥响应的情形,权贵们似乎都忘了。

  想想也是,如今官军骁勇善战,权贵们哪里会担心有人作乱、攻入建康?

  哪里会担心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又跟着什么人一起闹事?

  胡炜为新平公李笠办事,因为新平公一家都在徐州,所以京城里的府邸虽然依旧在,却没了主人居住。

  但有耳目在。

  胡炜便是耳目之一,他为新平公打点京城这边的产业,又为其收集、打听消息,仔细看着、听着建康城里发生的事情。

  根据他观察的结果,建康城里确实是一切如故。

  富贵人家依旧醉生梦死,穷苦百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