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效率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人血泪凝固而成。

  随着时代发展,采珠的技术有了更新,渐渐地,采珠人的装备丰富起来,到了明代,甚至出现了简易的通气设备。

  但是下海采珠的风险依旧很大,采珠这个行业,依旧是高风险行业。

  即便有了“耙采”、“筐采”等技术,采珠人的伤亡率依旧很高。

  海珠采集是这样,河珠采集也好不到哪里去。

  江河湖泊里的淡水蚌,也有几率产出珍珠——淡水珠(河珠),但河蚌的产珠率很低,在江河湖泊里采集河蚌,虽然不会遇到鲨鱼,但毒蛇、暗流依旧难免。

  隆冬时节,频繁入水、出水很容易着凉,染上风寒,一旦患病,意味着一个壮劳动力命不久矣,而为了治病,还会花费大量钱财,拖垮家里。

  这就是渔民的悲哀,无论是打渔捕捞各种水产,还是采集河珠,稍不留神,就会染病身亡。

  李家就是万千不幸家庭中的一个,李二郎冬天捕鱼受寒生病去世,而李三郎也差点因此玩完。

  如今,李三郎居然为虎作伥,当起珠官,祸害乡里,逼迫无数百姓捕捞河蚌、采集河珠。

  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李笠摸着下巴,口中喃喃:“现在,我带大伙一探究竟!”

  “起网喽!!”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打断了李笠的畅想,他看向船尾,只见硕大的耙网裹着无数河蚌露出水面,其间夹杂的淤泥顺着水流向四周扩散,把水面染黑。

  船员们喊着口号,转动绞盘,把大网收入船尾滑道。

  数百斤的重量靠上船尾,船尾明显下沉,不过李笠不担心这满满的河蚌会把船压沉,因为船只在设计的时候,就有所考虑。

  船员跳下滑道,将耙网底部打开,其他人继续转动绞盘,把网收起,只听“哗啦啦”的声音响起,大量河蚌掉落出来。

  “这一网,怕不是有五六百斤!”

  “赶紧的,准备好,一会要靠岸卸货了!”

  各船收起耙网,满载着无数河蚌,向前方一处临时码头靠近,那里有珠署的临时采珠场,将捕捞上来的河蚌剖开,看看有无珍珠。

  采珠场管理很严,有种种手段,确保员工无法私藏珍珠,同时,珍珠采集的数量,也是个秘密。

  河蚌的产珠率很低,所以即便捕捞量大,但这些河蚌之中,到底能取出多少珍珠,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作为主官的李笠,当然知道。

  获取珍珠最好的办法是人工培育,但培育时间要数年,他等不起,也不清楚人工植珠的技术,所以,不如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获取。

  大规模捕捞河蚌的新技术“耙采”,其捕捞河蚌效率是传统人力采集的几十倍,在河蚌产珠率不变的情况下,简单粗暴增加捕捞量,所得珍珠当然十分可观。

  珠署成立到现在,早已做好准备的李笠,专门采珠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