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完全如意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尽管说朱审馨依依不舍,尽管说春屏已经快要生小孩了,可圣明难违,苏天成还是要离开京城,赶赴河南府了。

  值得欣慰的事情也是有的,朝廷同意张溥出任河南府同知,这已经非常不简单了,同知是正五品的品秩,张溥被剥夺了庶吉士的品秩,这一次担任河南府同知,算是横空出世了,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张溥成为了苏天成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了。

  苏天成已经给孙承宗写信了,建议刘宗周和鹿善继启程,前往河南府,在河南府创办中兴学社的分社,这个分社的意义非同一般,目的就是要统一北方士大夫、官僚士绅的思想认识,虽说北方的学术水平,远不及南方,读书人也不是很多,但这里的士绅富户还是不少的,家族观念特别浓厚,几乎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认识。

  暗线突然送来了情报。

  苏天成大为吃惊,也开始感觉到紧张了,回到京城这段时间,他几乎没有收到暗线的情报,包括流寇和后金的情报,都是寥寥无几,倒是身处山海关的黄在胜,送来了几份情报,说是秋收季节快要到了,估计满洲八旗和蒙八旗可能要出动了,进入关内抢一些粮食,这种情况很是普遍,后金就算是出动,也不是大规模的,基本都是小股人马。

  苏天成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面,心情忐忑的打开了信函。

  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开始发白。

  这是有关流寇的情报。

  高迎祥等人,在陕西的活动很是频繁,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生息,流寇的力龗量再度开始壮大起来。在陕西境内,他们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反观朝廷的军队,榆林卫参与了剿灭流寇的事情,可这些卫所的军队,军纪败坏。与流寇的正面接触,没有取得多大的战绩,却杀良冒功,谎报军情。

  按照洪承畴的计龗划,朝廷大军驻守在汉中府和凤翔府,和榆林卫遥相呼应,他们固守城池,一步一步朝着中心腹地推进,从南北两面夹击流寇。

  这本是不错的安排。可惜贯彻的不好。

  朝廷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银子,洪承畴统领的朝廷大军,人数锐减,从年初的七万余人,下降到目前的三万人,其余的军士,回到了各自所属卫所去了。

  因为朝廷拿出来的银子有限,洪承畴严令府州县供给大军的开销。这就给陕西的府州县增加了压力,各府州县无奈。只能够是进一步加重农民的负担,陕西本来就是贫瘠之地,府州县这样的做法,理所当然的引发了反弹,百姓对朝廷大军的看法,更加不好了。

  流寇抓住了这个机会。在百姓中间,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坚持杀富济贫的策略,他们进攻城池的时候,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大力镇压官僚士绅,缴获钱粮之后,还适当的接济百姓。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