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锅去箭来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品以及野菜才是普通牧民的日常饮食,他们是不可能每天杀羊吃肉的。

  羊死了或者有必要时再杀羊吃肉,把羊皮制成衣物即可。

  这就是养羊的“传统”做法,牧民们不需要多一个环节让“中间商赚差价”。

  所以,牧民们只需要肉用羊,不需要毛用羊,如果他们把自己养的羊都换成了细毛羊,杀又不能杀,这种羊光长毛,肉不多,奶也不多(相对而言),食物问题怎么解决?

  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官府可以额外提供粮食,让这些牧民“脱产”,专门养毛用羊(细毛羊)。

  但问题是牧羊必须要逐水草而居,不停的“转场”,官府要如何在不同的草场上找到这些牧民,然后输送粮食?

  亦或是牧民赶着羊群“转场”时,用车载着大量粮食慢慢走?

  要不就让牧民们“以大局为重”,为了给朝廷养毛用羊,不需要吃什么奶制品,每天挖野菜炖着吃就行了。

  宇文温想着想着,陷入了沉思。

  设想之中的毛纺织业大发展,如今看来需要适当的农业支撑,然而要对牧区和农耕区交界处的地区进行长期粮食支援,以当前的交通运输能力来说,这种负担很重,不是闹着玩的。

  新的问题出现了,宇文温有些郁闷,他依稀记得课本上所说英国的“圈地运动”、“羊吃人”,其背后蓬勃发展的毛纺织业,据说奠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

  如今他依葫芦画瓢,效果却不好。

  或者说,非得逼出“羊吃人”,他的规划才可能成功?

  问题是英国为岛国,农民们被逼得活不下去,起义又被镇压,没处跑,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剥削。

  如今这大草原可是没边的,周国若是敢弄出“羊吃人”,强迫牧民养毛多肉少奶少的细毛羊,那么牧民们大不了把帐篷一卷,带着全家老小往西、往北跑,投奔突厥,做可汗的马前卒。

  宇文温想着想着,有了主意:来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跑了,就没有铁锅,没有各类物美价廉的日用品,没有茶叶了哟!

  想到这里,宇文温心情好了不少,向边境各部落卖铁锅的做法,一直都有人诟病,这几年来不是没有大臣上书劝谏,但都被宇文温顶了回去。

  其实那些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边境蕃族从周国这里买了铁锅回去,熔了打造铁制兵器、铠甲,然后入寇抢掠,此即所谓“锅去箭回”。

  但宇文温觉得这是庸人自扰,首先他卖的铁锅是生铁锅,若要熔了炼出熟铁不是不行,但那些小部落没这本事。

  至于突厥各部,人家本来就是柔然的炼铁奴出身,有炼铁、锻铁技术,不靠买铁锅一样能锻造出铁制兵器、铠甲。

  其次,周军有轰天雷,还装备了火炮,而周国边境的那些重要城池同样也已装备火炮,这种情况下要是还害怕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