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千一百八十三章 陈曦最大的敌人_神话版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疯狂的土地兼并之中,苟那么长时间的基础,否则,不用等辽金蒙打过来,宋朝就因为粮食产出问题自爆了。

  陈曦很清楚这里面的逻辑,所以早早的推进了旱稻这种作物,只不过目前南方因为还没彻底开垦,中原其他地方还需要休耕等等,旱稻在豫州、徐州更多是一种补充,并非是主要作物。

  可不管怎么说,这玩意儿的意义非比寻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热带季风气候下主要非常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也是古代双季种植的基础,结果中国发现的三种野生稻种,都不是旱稻。

  当然不是旱稻也能靠着后天的优化和培育,一代代的改良成旱稻,可这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古代无定向培育下的偶发性意外实在是太多,所以中原在很长时间没有这玩意儿。

  反过来恒河这边直接就有野生的旱稻,甚至在公元前两千年,印度这边就因为旱季和雨季的关系种植有旱稻和水稻。

  这点陈曦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任你开挂再多,先天因素在那里摆着,印度那个气候环境在那里,上万年的演化,必然使得某些野生稻分化出旱稻种群,而这些其实都是所谓的先天优势。

  正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优势积累起来,导致婆罗门和刹帝利才能屁事不干,只收税就能活下去。

  封建时代,毕竟是粮食的时代,只要有饭吃,那很多的问题就能解决,而印度河-恒河平原最大的优势说白了就是粮食产出,哪怕因为过于优渥的环境,没有点出精耕细作,可靠天吃饭,依旧有一年八石左右的亩产量。

  这才是陈曦最为不爽的地方——我这么努力的奋斗,最后居然在这一方面才达到你们的先天优势,太不爽了!

  不过反过来想想,既然我其他的方面全部超过了你,只剩这一点没办法,那么我夺了这个先天优势不就可以了。

  没错,夺了这个先天优势,陈曦可能能在封建社会,创造出登峰造极的十个点以上的脱产人口,也就是六个人种田,养三个制造其他生活物资的人,以及一个不生产只消耗的人员。

  这是一个非常扯淡的比例,但这个比例基于这边的三季种植环境,在配合上雷亟台增肥的情况下,基本是真的能达到,这才是陈曦觊觎着恒河流域的原因。

  自家的耕田技术,积肥技术,精耕细作,大农场,各种配套人力机械等等,足够保证亩产超过十二石,而这样的耕作方式,一亩地需要的人力其实是和曾经近似的,哪怕略有增长,面对倍以上的粮食产出,也足以释放出非常多的种田人。

  可以说在目前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一块更少人耕作,更多产出的地方对于汉室来说非常重要,毕竟靠人口自然增长短时间自然是没救了,所以还是深入挖掘可释放的人口比较现实。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