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宣传(四更求保底粉红)_水乡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婿,和郭家退了亲,所以郭家才要把原先准备给江家的画稿对外拍卖。

  反复强调了几遍,众乞丐才都记住了。

  随即,郭大有进去,让清哑给传单编号。

  二十多个乞丐,共编了十个号,每两三个人一组,共用一个号。

  清哑给他们都写了雇佣字据,他们也摁了手印。

  然后,这些乞丐便像小鱼儿似的,拿着传单轰然散往霞照城各个角落。

  郭守业也没闲着,在院门口栽了两根大毛竹。

  一根毛竹上悬挂了一幅水乡图画,用竹丝编织的。

  另一根毛竹上则挂的是意匠图稿,标注精密繁复。

  那竹丝画跟江竹斋的画比起来,显得粗糙许多。因为,这是郭守业编的。他的手艺当然无法和江家专业的比。但是,这图只是样品,让人看个概略。重要的是那图稿,若有手艺精湛的篾匠,凭着那图稿就能编出不亚于江家的竹丝画。

  郭家来霞照怎会带着这个呢?

  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郭守业和吴氏见江家半年都没人上门,心里气怯,生怕和江家较劲误了闺女的终身。和儿子女儿商议后,想借着这次来霞照,带几幅图稿给江明辉。解他燃眉之急,顺便也向江家老两口展示:这东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弄出来的,江家要知道好歹。

  可惜,东西带来了,却没用上。

  清哑便想到了拍卖。

  卖了图稿,就断了对江明辉的念想。

  当然,顺带帮家里筹一笔钱也是好的,他们如今很穷。

  这些图稿比江竹斋以前用的任何一幅都更复杂。

  她有信心能一举成名。

  果不其然,不过半个时辰后,就有三三两两的人来到郭家新买的宅子前,仰头看那竹丝画,一面指指点点。

  郭守业就站在门口,负责向人解释。

  为了解释清楚,难免要告sù江竹斋的生意如何好,又扯出和江家的恩怨,然后扯出谢家抛绣球招亲、夺人女婿、逼人退亲的事。

  这么一来,听的人就更有兴趣了。

  听完了,转头又当新闻向亲朋邻里说。

  加上那些小乞丐散发的传单,不到一个时辰工夫,霞照城大街小巷都传遍了谢家夺人女婿、郭家含愤拍卖画稿的事,然后就有更多的人涌到郭家新宅前。

  郭守业满面悲苦,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个来的人解释。

  郭大有则忙着布置拍卖场,就设在院子里。

  时间太紧了,只能买了棉布来隔断,形成一个个小隔间;又去好几个木器行,将各式桌椅送了几十套来;粗瓷茶具也买了许多。

  为什么要这样赶呢?

  因为他们怕谢家出手暗算,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正忙着,郭大全从锦署衙门回来了。

  见门前围了这许多人,不禁一愣,还当自己走错了门呢。

  正疑惑地张望,郭守业踮着脚在里面叫他。

  郭大全大喜,用力挤过人群,来到他身边,在他耳边低声道:“拿到官帖了。天字号!”

  郭守业强忍着笑意,道:“快去跟清哑说。”

  郭大全却看着眼前人群问“这干什么呢?”

  郭守业推他:“进去问大有。这儿你别管。”

  郭大全忙就进去了。

  他之前走的匆忙,所以不知清哑后来的安排。

  他去了锦署衙门,交了半匹织锦。

  这是织锦大会的规矩:凡来参加大会的锦商,必要拿出自家织的锦缎,展示技术和实力,才能确保皇商地位和名望,在大会上签订大量订单;不然的话,就算再有头脸的锦商,连续几年无进展,也会被淘汰。

  参加织锦大会需要官帖。

  那些有名的锦商自然不难弄到官帖,其他的则只能靠自身实力,或者钻营拍马,使尽浑身解数弄官帖。

  郭大全以半匹织锦叩开了锦署的大门。R1152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