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章 细妹_水乡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给她,可不是吴氏大方,全是她闺女的意思。

  因此,她见清哑来了,拉着细妹又给清哑磕头。

  清哑吓一跳,忙闪开来。

  闪避间,碰见细妹目光。

  怯生生的,却充满感激和信赖。

  她便微微对她轻笑。

  细妹也动了动嘴,羞怯地低头。

  两人都很安静,交集无声无息。

  这时候,杨安平媳妇的声音就传入耳中:“……姑娘写的字纸,我还能不信!东家也不是那欺压穷人的,我们哪一回不是这么摁的手印,从来没见郭家骗过人。”

  原来是摁手印呢。

  清哑没有再插嘴。

  有借有还,这是常理。

  爹娘平日是怎么俭省的,她都知道,所以并不充烂好人。

  至于送杨家的那些东西,她自有理由说服爹娘。

  吴氏见事完了,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因又对杨安平媳妇叮嘱道:“别的东西我就不说了,你都晓得怎么弄,就是这豆腐饺子和豆腐包子,最好用蒸笼蒸热了吃,别在水里死劲煮,煮烂了就没味道了。”想想又问,“你家里米还有吧?鱼总有的……”

  杨安平媳妇急忙点头,道:“有……米。鱼也有。多谢东家了。”

  又千恩万谢了许多遍,才挽着篮子,牵了细妹出去。

  细妹回头看清哑。

  清哑也看着她,依然没说话。

  细妹就转过身去了。

  她们在门口遇见阮氏,又寒暄几句,感谢一番,才走了。

  阮氏等她母女走得看不见了,才对屋里道:“爹,娘,咱过年了。”

  那郭守业正低声对吴氏说话,“……到时候要找许多人。细妹这样的,正好能帮忙。”

  吴氏一边听,一边对外应道:“嗳,端菜吧。”

  阮氏就回头去向厨房。

  清哑听了爹的话,放下心,也跟着去了。

  这里,吴氏失悔道:“你不早说!要是这样,不如把细妹买下来,用起来才好放心。”

  郭守业斜了她一眼,道:“用的人多呢,靠细妹一个顶什么用!杨安平现在有难处,咱能帮的也帮了,挺不挺得过去就看他运气。――我看八成挺不过去。要是挺过去了,他总记得郭家恩情,将来干活也尽心;要是挺不过去,还得卖细妹,那时候咱再买了那丫头,他也没话好说,对咱们只有更感激的。不单杨家,这村里村外的,往后见了你都要多些笑脸相迎。咱们要办大事,总要收几个贴心人……”

  他一面说,吴氏不住点头。

  说话间,儿孙都到正屋来了,个个喜气洋洋。

  清哑和嫂嫂将菜一碗碗往桌上端,很快摆满。

  吴氏心里揣着美好前景,眼前年夜饭又如此丰盛,感觉浑身上下都被火红的日子点燃了,沸腾喧嚣。因大声笑问:“老大媳妇,可煮了甜酒?今晚上我们女人家也要喝些酒。就喝甜酒。叫娃们也喝点。热乎乎的喝了暖和身子。”

  蔡氏忙笑道:“煮了,煮了的。”

  吴氏就起身,风风火火地指挥安排。

  一时菜上齐了,大家入座。

  四方的大桌子,老两口坐在最上方,郭大全两口子坐在右手边,郭大有两口子坐在左手边,郭大贵和清哑坐在下首,连娃们都上了桌,安插在三个桌角,围得满满当当。

  开席前,郭大全出去了。

  一通鞭炮响后,这才回来入席举筷。

  对着一桌菜,清哑一点不觉得腻,竟然很有食欲;又想起细妹刚才的样子,肯定吃不到这样好的年夜饭的;再想想郭家也不是每年的年夜饭都这样丰盛的,更别提平常了,她就觉得食欲更加旺盛,每样菜看在眼里都是那么诱人。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今天还有加更,投票支持原野吧。你们也看出来了,我在赶情节。因为前面的铺垫不能省,但是我可以赶在上架前发给你们。偷笑:不要太感动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