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每思内战常啮指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安席。我意与文台共推举故右车骑将军朱公为盟主,劝和幽、冀,以并力西进,讨定诸贼,迎天子还旧都。卿二人以为何如?”

  戏志才、荀攸对顾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笑容,两人离席下拜,道:“将军此上策也!”

  说是“上策”,而不夸荀贞对朝廷的“忠心”,却乃是因为荀、戏听弦歌知雅意,一下就领会到了荀贞所谓“与文台共推举故右车骑将军朱公为盟主,劝和幽、冀”云云的真实用意。

  朱俊现驻兵在中牟,离豫州不远,荀贞、孙坚,尤其孙坚与朱俊的关系很深,他两人的家乡一个吴郡富春、一个会稽上虞,相距不到两百里,当年征讨黄巾,正是因了朱俊的表举,孙坚才得由下邳丞转任佐军司马,后以军功迁别部司马,可以说,孙坚的发迹便是从朱俊征战始,而荀贞也曾听命於朱俊帐下,两人都是朱俊的“故吏”,共推举朱俊为盟主,合情合理。

  推举朱俊为盟主,荀贞当然不是真的为了迎天子还旧都,只是欲以此为由头,给自己一个插手幽、冀的机会,换言之,也就是染指青、兖的借口。

  赵岐不能劝和袁绍、公孙瓒,荀贞就能么?孙坚、朱俊就能么?肯定也不能。既然不能,为了讨定凉州群贼、迎天子还旧都的大局起见,荀贞、孙坚也就只能“无可奈何”地以军事介入幽、冀的相争,强迫袁绍、公孙瓒休战了,也即就只能兵入青兖、或者再加上一个河内了。

  除此之外,举朱俊为盟主还有另一个好处。

  朱俊、皇甫嵩都是名臣宿将,有击灭黄巾的大功,威望很高,举他为盟主,在政治上足以抗衡袁绍,也即可以自立为一党了。只是可惜皇甫嵩远在长安,要不然,举皇甫嵩为盟主的话,效果会更好,当然,以皇甫嵩的明哲保身,就算真举了他为盟主,他也不一定会同意。

  荀贞三人对视而笑。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