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章 志向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二十三年的初夏,梁祯在邺城的魏王府中,接见了一个神秘的来客,这个人身披黑袍,整张脸都隐没在黑暗之下,无论何人,要想一堵他的真容,都必须先止住步伐,而后弯腰,从下往上,仔细去看。但即使如此,他们也还是会失望而归。因为这个人的脸上,还覆盖着一张,黑色的面具。

  “臣,见过魏王。”那人开口了,听声音很是年轻,似乎离而立之年还有很远,很远。

  “缉爱卿免礼,平身。”梁祯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而后轻轻地朝荀缉招了招手,示意他走上前来,在自己身侧的蒲团上落座。

  原来,自打二荀相继亡故后,梁祯顿感身侧空虚,虽说他的魏王府之中,也挤满了谋士,但这些人,无论哪个,跟二荀相比,感觉都还是缺少了什么,始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代替,在梁祯心目中的二荀。

  因此,虽年未弱冠,便已获“有攸风”美名的荀缉,便成了梁祯的“情感寄托”,他不仅将自己内心对二荀的感激,还将心中对二荀的愧疚,都转到了这个少年身上,试图通过用将他栽培成一代明相的方式,来报答二荀对自己的恩情。

  不错,二荀与梁祯之间,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也不是一般的合伙人之交,而是互相提携,没有他梁祯的慧眼,二荀或许会就此沉沦,历史上,也再无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而没有二荀的操劳,梁祯充其量,也就是一李傕、郭汜而已,哪里能够成为,名扬天下,朝野俱畏的魏王?

  “魏王,这是缉在关中,游历一年之所得。”荀缉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简,他在关中奔走了将近一年,几乎每到一地,都会将在当地的所见所闻详尽地记录下来,前后所费纸张,已有数担,因此现在呈递给梁祯的,不过是一个清单而已。

  梁祯双手接过,而后当着荀缉的面,将竹简拆开,而后翻阅里面的内容。多年的公务繁忙,早就令梁祯炼就了一身,从只言片语之间,分别事情之轻重缓急的能力,因此,他只看概要,便能判断出,哪些内容是他必读的,哪些是不必看的。

  十分庆幸的是,荀缉“有攸风”的评价,并非浪得虚名,而这份清单,便是最好的证明,梁祯来回查阅了两遍,所能剔除的内容,也不过是全文的十之一二,要是标准放宽一点,荀缉这次游历的成果,可以用“字字珠玑”来形容了。

  “爱卿乃大才之士,孤欲征辟爱卿为主簿,不知爱卿意下如何?”梁祯和上书卷问道。

  魏王主簿,这是一个官秩不高,但却影响极大的官职,因为他几乎是朝野之中,唯一一个,能够每日面见魏王的官。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要是这主簿令梁祯欢心了,那举家富贵,也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

  最明显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