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古人的时间观念,不到巳时城门不开_大唐逍遥地主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古人的时间观念,不到巳时城门不开

  唐朝的长安城,是有宵禁限制的,一更天的三点开始,到五更天的三点结束宵禁时间限制。

  这里的三点,和后世的三点不同,古代人把一夜分为五更,(后世为十个小时),每一更天为一个时辰,(后世为两个小时),再细分为五点,十刻,(每一点等于后世二十四分钟,五个点就是两个小时)。

  而古代的时间划分,又以地支命名,划分为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又分为十个刻!每一刻十二分钟。

  所以古人总说,戌时一刻,或者说午时三刻,而不是说几点几分。)

  而一更天的开始时间为,戌初一刻,(下午七点十二分),用一更天开始的时间,再加三点(七十二分钟)等于是七点又八十四分钟,相当于后世的晚上八点二十四开始宵禁,

  到早上的五更开始时间,寅时四刻,加三点,(4点48分加72分为六点)卯时五刻早上六点结束宵禁时间。

  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

  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五十;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禁的,笞打四十。

  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但需要到街道办事处办理相关手续,朝廷部门给开出证明后,方可通行。

  当然了,大家不用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古代一个手续就可以了,不像后世办个事,还需要几十种证明,最奇葩的是需要证明我就是我自己,那才让人闹心!

  宵禁对于没有夜生活的古人是惯例,这与唐朝的奢华和民风无关,即使是开元盛世,宵禁也是不会延迟和解除的。

  介绍完宵禁制度,咱们书归正传,这一日风和日丽,东城,兴庆宫边的通化门外,早就聚集了数百人,

  有那些挑着担子的,赶着牛车的,行脚的,赶路的,形形色色,好不热闹,只因未到巳时,城门不开,进不得长安。

  有那相熟的,或三五成群,说些荤段子,惹的旁人跟着哄堂大笑,

  或是三两一起,互相问候,打听一些奇闻趣事,弄的周围人,偷偷竖起耳朵探听。

  也有那矜持的,不与人言,找块空地,独自休息,人群里一个中男就是如此。

  此人穿着打扮,倒也普通,却在行走进退之时,皆有章法可寻,

  此人虽在尽力掩饰,想要融入周围百姓之中,

  却浑身透露一种杀伐之气,让人不自觉的不敢靠近,普通的衣衫在他身上,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平民百姓的衣服,显然让他很不习惯。

  这人几乎与所有等待进城的百姓,都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城门处的校尉,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人家规规矩矩的,具体什么身份,和自己又有何干系?

  转身之时,又见此人腰间,不经意的露出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