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样?_大流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口大骂杨氏不守妇道的是那原西营中军都督、现为第十一军镇帅的王尚礼。

  王都督对老万岁当真是忠心耿耿的很,即便是无奈跟着定北、抚南降了大顺,内心对大西总还是有千万感情的,故而实在接受不了老万岁尸骨未寒,婆姨便叫老万岁之死元凶给睡了的。

  刘体纯若有所思。

  高一功插嘴问道:“汪兆龄什么意思?”

  贾汉复讥笑道:“汪丞相给监国的信中已自称罪臣,他还能有什么意思,巴不得监国把那杨氏娶了,好做他的甘肃巡抚。”

  “老汪这人还是不错的,要我说,咱们顺西两家就这位汪丞相最合我的脾气。”

  陆四不是无故冒出这话来,事实上他的前世诸多史料将汪兆龄这个大西中央政权的一把手说的极其不堪,生生给刻画成奸臣小人,鼓动张献忠滥杀的奸贼形象。

  但实际上,汪兆龄这个举人才是西营之中最具革命者气质的领导者。

  此人不仅一手帮助张献忠创立了大西政权,更在施政过程中处处透着“共产主义”的革命斗士形象。

  最典型的一点就是汪兆龄主张绝不与地主士绅妥协,哪怕他本人实际就是出身于地主士绅阶级,为了彻底消灭地主士绅阶级,汪兆龄激进劝说张献忠开恩科,将川中几千读书人处死,以根绝读书人为地主士绅张目,并为地主士绅效力反对大西政权。

  西军在川中推行过的杀尽地主政策同汪兆龄是断然脱不了关系的。

  中国最早提倡使用简笔字的也是这位大西汪丞相,原因是汪丞相认为不能再让地主士绅把持“教化”继续愚民,欺压民众,所以要将“教化”普及到所有人民,使大西朝的所有百姓都能识文断字。

  但是过去的繁体字过于繁琐,不利百姓学习,因此在汪兆龄的主持下大西朝开始去繁易简,同时大力推广白话文运动。

  这个运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大西政权榜文、公告以及军政相关文报,甚至是六部奏疏都是用白话文叙述,让人一看就懂,一看就明。要是哪个官员还咬文嚼字的用八股文形式写公文,汪丞相是发现一个杀一个。

  陆四从前番缴获的西营诸多策令上,看到许多后世改革的影子,当了解这些策令多是汪兆龄起草,对这位西营一把手当然是刮目相看,因为他的大顺也要推行简化字及白话文。

  所以,这才愿意给汪兆龄甘肃巡抚的重任。

  大顺,也需要汪这种全心全意为百姓的革命者。

  将来诸多律法政策的施行,更是需要汪兆龄这种“激进者”去执行,指着那帮降官去干这些与他们固有观点相悖的政策,估计也就是听个响,没啥实际效果。

  便同有的皇帝爱用酷吏一样,酷吏有害,但不能缺少。

  “妇女丧夫改嫁乃是寻常之事,任何人都不当阻拦,只是这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