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三章 杀咧,杀咧,杀咧!_大流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望为首的新大西军领导核心后,才重新发挥了抗清的中流砥柱作用,于湖南、广西的两大战役吓的那顺治都要割让南中国了,北京城里的满洲权贵也再次讨论起回老家的事来。

  从抗清斗争表现来看,大西无疑胜过被南明坑垮的大顺忠贞营百倍。

  甚至可以说,南明的抗清史后半部分就是围绕在孙可望、李定国为首的大西军集团的。

  要不是永历小朝廷作死,离间孙可望同李定国,导致孙、李内讧,使大西军实力大损。其后不断弃国坑死李定国这帮为他朱明死力抗清的将士,历史断然已经改写。

  第二个好处是大西军入陕,已经变节降清仍未重新归顺的“清军”贺珍部肯定是大西军最先打击的目标,这就促使贺珍必须倒向大顺,根本没有办法再待价而沽,或做什么其它不现实的打算。

  如今的陕西,可是一个真满汉军都没有的。

  换言之,贺珍现在根本没有别的选择,要么以汉奸的身份被大西军同大顺军联合绞杀,要么就成为新任大顺监国闯王麾下的大将,在新闯王的领导下同那鞑子奋力厮杀,一洗变节之耻。

  坏处自是兵强马壮的大西军入陕之后,会不会同顺军产生摩擦,双方势同水火,从而导致两支抗清主体力量再次于内讧中消亡。

  如何定位大顺与大西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双方的分歧,将大西军这支强劲力量引入抗清主战场,远在西安的顾君恩给监国献策,就是再召开一次荥阳大会。

  荥阳大会乃是前明崇祯八年,为了粉碎明军围剿,闯王高迎祥会同张献忠、李自成、左金王、争世王等13家义军72营20余万人于荥阳举行的共商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当时资历并不高的李自成提出联合作战,分兵迎敌的战略方针,将农民起义分为东、南、西、北四路,把义军主力放在明军兵力薄弱的东面。通过不断的迂回机动拖垮明军,从而实现了消灭明军有生力量的战略意图。

  当时张献忠就是同高迎祥合兵东进,攻克中都凤阳,刨了明王朝的祖陵,并从凤阳获得千万巨资,使得义军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大顺、大西原本同流,都是义军,李自成、张献忠当年能合作反抗明军,现在自然也能合作共抗清军。

  大顺、大西联手抗清的基础是有的,不论是高层的一衣带水,同根同源,还是底层官兵的义军天然亲近性,都是双方合作的有利条件。

  难得的是,两方首领陆文宗同张献忠在对待异族入侵这一点上,二位领袖的态度是一致且坚定的。

  因此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双方只要能够搁置争议,是完全可以重新合为一股强大,且远超清军的力量。

  顾君恩的建议陆四很认同,只要贺珍愿意归顺,他便决意在汉中再举一次荥阳大会,哪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