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6章 砸骨头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了。

  所以,在没有确定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的相关技术只是研发,并不会进行推广,也不会公开销售。”

  “想好啦?这可是为国争光的好机会呀。”

  “这事儿吧,我想的和您想的还真不一样,各方面完善了事情做漂亮了那叫争光,什么都解决不了就出个名儿……这到是争光还是出丑得仔细琢磨琢磨。”

  “工厂迁移这事儿不太好办。”李叔在一边考虑了一会儿,对张彦明说:“主要是船坞还有码头,完全需要重建,这边的水道情况也不一定。”

  “我到是感觉好办,”张彦明笑着说:“这么大个地方就挤着好几家老厂,可以想像规模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不趁着这次机会把他们整合一下呢?

  取长补短,去掉重复冲突,即提高了竞争力又提高效率,对大家都是好事儿。”

  “合并哪?这个,怕是也不太好办,以谁为主是个问题,到时候怕是都要有意见。”

  “这个角度……我还真是没想到。以谁为主?当然是以技术规模各方面比较强的为主啊。

  再说,新厂了,还什么主不主的?新厂新地盘新码头,不能重新起个名字吗?连厂子领导都换成新的,懂生产懂市场的,哪有什么问题?

  厂子的主体是什么?是工人,技术工人,还有好的市场人员,技术设备,这才是竞争力。

  咱们却总是在关注那几个领导,对于一家工厂来说,恰恰他们是最不重要的,这是不是舍本求末?”

  “你这话不对,怎么能不重要呢?带头人嘛,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好吧,我不和您争这事儿,反正我不这么认为,我也不认同咱们一直把企业当成机关对待,把机关当成企业的做法。”

  “你小子。人家尽职尽责的,你总不能因为迁移合并就把人家变成工人吧?而且确实他们也做不了工人,总得有个安置。”

  “行吧,那是您二位需要考虑的事情,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要搞就把整个洲给我,洲上的人家安置这一块我们可以自己解决。”

  “我记着,咱们这边有个农牧场吧?”回叔问李叔。

  “有,奶业集团在这边有个老农牧场,规模不小,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员工近万人。这段时间正在申请改制,打算划归区里。

  市里也正在考虑把农牧场划为新市区,成立街道,把大量闲置土地利用起来。这一块去年的报告里有。”

  “大学城那事儿?”

  “对,大学城和新区开发建设的意见稿。”

  回叔点了点头:“整个方案还是不错的,有些想法我看了也感觉不错,想好资金问题怎么解决了么?”

  李叔笑着指了指张彦明:“这不就是尊金佛吗?摸一下沾一手金子那种,富的流油。”

  “听说你借给渝州不少钱哪?”回叔笑着问张彦明。

  “人家还了啊,早就还了,带着利息还的。”张彦明一脸戒备:“再说也没多少啊。”

  “我们也还哪,谁会赖你账啊?先拿个五七百个亿用用。”

  “……这连扒皮抽血都省了,上来就砸骨头么?”

  “你小子还真有啊?”

  “叔,我家是开有银行的啊,这点钱如果我说没有,那得是多大的事儿?”

  现在张彦明已经半公开了在国外有银行这事儿。

  这会的相关法律也没有约束说不能投资的,只是不能经商,间接或直接参与经营,像投资入股买卖股票什么的还没上章。

  这个正好可以解释自己的资金来源,也是给自己加个保护层。

  “咱们也学学渝州,用土地抵偿,怎么样?这个项目起来以后还是会带动一些产业的,增值空间很大。”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