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7.占据江东_我在西周当国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谷/span相较于挤在王畿当凤尾,很多人觉得去诸侯国当鸡头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去那个诸侯国定居,那是在击败了姬周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对于此时的宜国战士来说,尽可能地抓捕成鸩氏诸部的奴隶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抓捕行动持续了半年。

  倒不是说有那个部落据门防守,生生拖了宜国军队半年的时间。而是这些成鸩氏诸部实在是太能跑了,动不动就钻山遁林的,让宜国战士好生难找。

  为了抓捕这些成鸩氏的奴隶,宜国战士不得不在抓捕了绝大多数成鸩氏奴隶的情况下钻入山林之中,继续抓捕“逃奴”。

  成鸩氏是本地人,对江南的水土环境比较熟悉。不过宜国战士也不算是外人,数年的江南生活也让他们逐渐适应了江南的环境。因此这场追逐战中成鸩氏诸部并没有讨到太大的便宜,绝大多数人都被宜国战士抓回来了。

  只有极少数的成鸩氏成员,逃到了雁荡山以南的瓯江平原,在那里重新建立部落,成为了后来的瓯越国。不过这是后话,此处按下不表。

  持续半年的抓捕行动耗费了宜国人极大的精力,但是收益也是可观的。在这次行动中,宜国一共增长了18万的人口,再加上原来的5万,此时宜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23万的恐怖数值。

  23万人口的国家,别说是在这个时代了,哪怕是在几百年后的春秋时期,那也是无可争议的大国。

  这一刻,商离觉得自己行了。

  若是这23万人口全都是商族人的话,他此时都已经可以率军北伐,攻打姬周了。

  但是很可惜,这23万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外族奴隶,是无法被征召入伍的。

  因此,哪怕商离对北伐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但是他依旧压下了心中的冲动,准备专心发展内政。

  23万人口,必须要好好安置才行。

  若是全都挤在南京附近的话,且不说会对南京附近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负担,单单就南边太湖边上那一圈土地被浪费这件事,就不是商离所能容忍的。

  那些可都是熟地啊,上好的良田!

  不仅如此,这些良田还都有配套的水利系统!

  不利用起来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些吗?

  而且那些土地若是没人占据的话,指不定会被其他南边群山中的蛮夷抢占,进而养出更强大的敌人。

  这是商离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思虑再三之后,商离最终还是决定将现有的国人分散开来,让他们尽可能地占据江东的土地。

  虽然这么做会在短期内降低宜国的动员能力,分散宜国的兵力,但是从长期看来的话,这么做对宜国是绝对有好处的。毕竟人分散开来之后,平均每个人可以享受到的自然资源就更多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大规模的婴儿潮,进而继续提升宜国的国力。

  至于短期内首都南京的防御任务,大不了交给那些从辽东返回的老兵就好了。反正他们也去不了更南方的土地,留守首都刚刚好。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