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第 105 章_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殊望着远方,没有回答,杜太太牵着思颖走过来:“出去五年了,总算又回来了。”

  思颖趴在栏杆上,问:“陈姨,中国是什么样的啊?都是说汉语的吗?像妈妈一样穿旗袍,吃唐人街里边的中餐?”

  她在美国出生的,从小就在美国长大,才四岁,陈殊把她抱起来:“当然,中国人都是要说汉语的,这是理所应当的。”

  理所应当是什么意思?她汉语不是很好,成语就更不通了,思颖趴在陈殊肩上一脸迷惑,杜太太笑:“是得回来了,不然这孩子真成了个外国人了。”

  思颖不依,吵着闹:“我不是外国人,我不是外国人,我是中国人……”

  陈殊笑:“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晚上的时候,轮船便到了上海,项先生和冯先生、冯太太都开了车子,到港口来接他们。

  杜均大大的拥抱项先生:“项先生,这几年您辛苦了,刚开始抽调了许多的资金,叫你平白担心。”

  项先生颇不习惯杜均这样西式的热情,他道:“只是开始的那一年有些拮据,后来你们打了几笔款子回来,银行的事情也做好了。”

  一行人上了车,项先生有事同陈殊商量:“陈小姐,上海实在是不大太平,你打了电报回来,说要办药厂,这实在是不能办在上海。”

  陈殊望向车窗外面,霓虹的灯光照得仿佛白昼一样,她点点头:“我知道,上海很快就要打仗了!中国的事情,永远轮不到它自己做主,上海的命运已经被那些欧美诸国写好了。”

  到了工厂,项先生本来准备了接风宴席,只是陈殊做了一个多月的船,实在没有精神,只草草吃了几口,便要回去休息。

  冯太太老了许多,尔雯尔雅都在念中学了,是寄宿式的女中,她们姐妹两嫌弃家里拘束,说什么也要住在学校里,要等周末才能回来。

  陈殊洗了澡,她拿着毛巾给陈殊擦头发,一边说着家常,说罢,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相片,递给陈殊:“这是三岁的时候照的,照相的那天是生日,只是有些病恹恹的,徐妈说要不就不要照了,小宝说,是要寄给妈妈的,还是非要照。”

  三岁的时候,那个时候陈殊从英国去美国,换了地址,即便是寄过去,也是收不到的。

  照片上的男孩儿,一双眼睛又大又分明,穿着西装马甲,背着手,神情有些怏怏的,陈殊笑:“随他父亲,照相一个笑脸都没有。”

  冯太太点头:“是,都说他像李参谋呢。小宝现在在南京,老太太照顾着。李参谋去了江西,报纸上说是剿匪去了。现在你回来了,去瞧瞧小宝吧。”

  陈殊点点头:“我会去的,您不要操心这些了,我心里有数的。”

  冯太太道:“那就好,那就好!”

  只是说是要去,事情却忙得抽不开身,陈殊在海外有一些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