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突发!前往北京城,王府议事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答完四书题,还要答五经题。与四书题相比,五经题便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每经的题目都很简单。《易》:风雷,益。《礼》: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诗》:夏之日,冬之夜。《尚书》: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春秋》:道德当身,不以物惑。一般来说,治五经首推《诗》,其次是《礼》《尚书》《春秋》,最后再治《易》,难度从低到高,考生能将《诗》治得通透,已是殊为不易,所以,院试的五经题,考生基本上会选《诗》题。治经有难度,以五经为题出的试题,难度自然也有高下之分,在同水平股文里,治《春秋》的股文,排名一定在《诗》之上。所以,于可远毋庸置疑地挑选了难度最高的《易》。该句出自《易》第四十二卦,原文是:“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本卦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风雷激荡,是益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惊恐于风雷的威力,从而见善则从之,有过则改之。其实可以理解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然,这里的“利涉大川”也有更深层次的解释,就是说要去照顾老百姓,使民心都归向于你。“益”的意思,实际是指照顾底下的人。于可远沉吟了一会,决定以东南抗倭大战入手。当有外部势力来侵犯你的时候,或者天灾人祸发生,老百姓自发地响应,来拥护这个国家,拥护朝廷,那当然是利涉大川了。因是六月,酷热难耐,于可远谨慎地伏在案上书写,不时将额头的汗渍擦干,若有一滴落下去,便是污卷,要扣大分的。临近傍晚,于可远终于将两篇八股文作完,仔细检阅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摇铃交卷。官兵、小吏和书童同时过来的,动作干净利索,核对弥封一气呵成。“原来是山东大才子,这回交卷速度可不算快啊。”

  那小吏明显认出了于可远,拍拍他的手,露出不明所以的笑。“劳驾三位。”

  于可远从香囊里掏出三份银子,依次交到他们手里。接着才听那小吏言道:“提督学政大人就等着你的试卷呢,已经等了两个钟头,你既然已经答完,就跟着我们去见学政大人吧。”

  说完,官兵和书童开始递送试卷,那小吏则领着于可远到提督书院的内院去见黑大人。见黑大人时,仍然有几个太监在一旁候守,一摞卷子摆在案上,此时还未启封。按照规矩,考生考完后,要即刻离开,不能在考场附近逗留。但也没有明文规定,主考官不能在考后见考生,当然,二者若谈到考试内容,尤其是考生所作的股文,这就是徇私舞弊了。因为所有试卷都被糊名,主考官审卷时,不知道这试卷是谁所作,自然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