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变节,前往平阴县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提刑按察使司听到队官禀报,乘着吴栋和陆经的马车停在了赵府门口,田玉生嘴角猛抽了两下,恨不得立刻长一双翅膀飞出山东。可他明白,插翅也难逃了。虽然在通倭案和欧阳必进来山东后,他都与严党保持了足够远的距离,但他从根本上,从迈入官场的第一天,就被打上严党的烙印。严嵩举荐,更是严嵩的门生,这样的身份,早晚会受到牵连。田玉生只得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望着慢慢抽出新枝的柳树,喃喃自语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哎……”这时,前方拐角迈进一个人影,穿着一身大红官服。看到那人时,田玉生没由来地一怔,脸上的忧愁顷刻间便荡然无存,连忙起身赔笑道:“巡抚大人来了,怎么也不通报一声?”

  谭纶:“同在一省为官,一些繁文缛节有时也不必守得太重,田大人以为呢?”

  田玉生将谭纶请到大堂的主座,自己在左上首陪着,并不搭话,而是思忖着谭纶这番话的意思,沉吟了好一会,脸色十分凝重:“不守规矩,容易被挑错,还是谨守为好。”

  “这里只有你我,谁会挑你田大人的错?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更会让人落入下乘。”

  这已经不能称为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明示了,甚至含着一丝警告的意味。田玉生:“您是巡抚,三司受您管辖,朝廷若不来人,自然无人挑错。属下人微言轻,不仅被朝廷看着,大人您看着,下面的人也在望着,行一步言一句,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行差踏错。”

  “这是为官之道,本没什么错。”

  谭纶从茶几旁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向田玉生身前的书案边慢慢走去,“你田大人谨小慎微这些年,也确实不曾做错,但换来了什么?节节高升?没有,甚至连最起码的固守也不行。可想而知,这天下事,并非仅‘守中’一道。”

  “属下听不懂大人所言……”说完这句,田玉生额头已经渗出了冷汗。“看来田大人的消息并不畅通。”

  谭纶似笑非笑地望着田玉生,然后长叹一声,“现在,司礼监的吴公公,还有指挥使陆大人已经去了赵云安的私邸,真不知道他们会带来怎样的消息,太岳前些天向朝廷上的奏疏,是否有了回文……”田玉生一怔,听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而且语气是故作消沉,便知道是自己不知情的事情,且有意讲给自己,连忙问道:“张大人向朝廷上奏疏,不知所奏何事?”

  谭纶顺手拿起案上还温热的茶碗,“东南沿海倭寇不断,大战一触即发,山东诸事已见末端,我不愿继续在这里空废理想,便请太岳上奏,为我革去山东巡抚之职,派我到山东,哪怕当个一兵一卒,也比在这里内耗,凭白消耗一腔报国热血强。”

  才听了几句,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