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章 玉熙宫议事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春以来好些天没有风的北京城,这天天黑时竟然刮起了狂风。四人一抬的抬舆冒着仍有些寒气的冷风抬出了内阁值房的大院,紧接着是两人一抬的抬舆,亦步亦趋跟在后面,在这两座抬舆后面,是几个身披披系、披风和袖筒,一身大红的官员,这可是一二品大员才能用的服色。抬舆和行走的人们,正朝着西安里门街北、金鳌玉蝀桥之西的玉熙宫而去。诗人屈大均曾以《玉熙宫》题诗一首:玉熙宫里月,几夕照龙颜。过锦陈春戏,回风无白鹇。愁从河内乱,不见至尊闲。流落龟年在,相逢两鬓斑。这里不仅是嘉靖帝处理政务的寝宫,更是他敬天斋醮的仙所,问道求仙的“陋居”,甚至吃喝拉撒,无不在此处解决。玉熙宫门口,四个大太监已经等候多时。首席掌印太监陈洪,首席秉笔太监黄锦,秉笔太监吴栋,秉笔太监赵德。“他们到了,迎一迎吧。”

  陈洪微眯着眼带头,三个秉笔太监随后,一行人徒步向迎面的那乘抬舆走去。虽然春寒料峭,但这时,来到玉熙宫的阁员和朝中大臣,心中恐怕更寒。皇上已经很久没有深夜召开这样的议会,往常奏对,要么是严嵩,要么是徐阶,如今召集全体阁员,甚至还将未入阁的几个尚书、侍郎也叫来,更是罕见。徐阶一直没有流露任何态度,倒是高拱心里早有了提防,东南倭寇闹得厉害,各省正全力调集士兵支援,一场大战正要打响,而山东通倭案看似平息,实则暗流汹涌,重启欧阳必进这一步棋看似寻常,却是严党在伤筋动骨之后重新拾权的开端,一旦被他们得逞,谭纶和张居正很难保全,甚至连东南抗倭的大局也会被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苦盼多年的严党倒台,恐怕又将付诸东流。现在皇上的心思难以揣摩,该不该向欧阳必进发难不好说,但确保抗倭大战能够正常打响,这件事是一定要争的,哪怕得罪严嵩严世蕃父子。严嵩独自乘坐的四人一抬抬舆停下了。须眉皆白的严嵩已看清迎过来的陈洪等人,连忙吩咐紧跟在抬舆旁的严世蕃:“快,扶我下来。”

  严世蕃扶着严嵩下了抬舆。徐阶也被后面赶上来的高拱扶下抬舆,李春芳、杨博、黄光升若即若离地跟在后面,一行人也向迎面走来的陈洪等人迎去。“实在惭愧,这么晚了,还得把几位大人喊来。”

  陈洪远远地就拱起了手。“我们都是事务缠身的人,谁也不会在这时候躺下,陈公公冒风等了很久吧?”

  对面的严嵩见陈洪时,永远是满脸菊花般的笑。“刚刚到。”

  陈洪自然也是满脸堆笑地迎上去,搀住严嵩的另一条手臂,“阁老身体可调理好?很多日子没见到您了。”

  “陈公公这是嫌我老喽!”

  严嵩故意收了笑,那口江西乡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