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章 海若之错,阿谀奉承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时辰后,首论的时间要到了。汤显祖走到高台的正中央,辩论不像旁的,需要书写成篇。站在那里,把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表达明确就行了。这时,台下的学子们看到汤显祖上台,不由议论纷纷。“听说了吗?这位东流书院出来的小神童,祖上四代均有文名,多满腹经纶的高才,是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呢,这样的家世培养出来的孩子,显然是厉害的。”

  “那是,东流哪有孬的?最差,将来也是举人出身,像汤显祖这样,少年就有名气的,将来仕途是唾手可得的。这场会讲,我们也能瞻仰一番东流书院的雅名,实在没白来。”

  “我专门向老师请了半个月的假,就准备在东阿长住了,会讲什么时候结束,我再什么时候回去,要是能结识朱先生,张大人或小神童……”听到这群人都在议论汤显祖,鲜少有提到于可远的,一旁的林清修有些不忿,便开口道:“诸位兄台,这次会讲毕竟是徐先生举办的,东流书院名气甚大,但徐师傅的学生也不弱吧?你们瞧见墙上的那篇八股文了吗?”

  迎面走来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顶着一张坏坏的小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不羁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对谁都很友善一样,但话脱口,就差点意思:“这位兄台,似乎对于可远很自信?不过是一篇八股文,应付科考还行,但这是会讲,看的是才干智识。会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可不代表他能替圣人立言呐。”

  林清修扭头望向这男人,初见便是一惊。因这男人不仅和于可远有三分像,与于可敬更是神似,只是略显阴柔。“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忽然想到,胡部堂在于可远家住那几日,汶上县的于家来了好几次,闹的动静着实不小,若非有胡部堂镇场子,恐怕就要在门外吵起来了。见到这人,林清修第一个就想到,他是汶上县的于家人。那人并未藏着掖着,依旧笑如桃花,“在下于可行,汶上县人。”

  然后朝着高台的于可远一望,“家父正是于可远大伯,我是他堂兄。”

  见到这人也是一身秀才打扮,林清修眉头皱得很深,“毕竟是一家人,兄台似乎对可远不太有信心。”

  于可行摇摇头,“非是对可远没信心,只是他最近声名显赫,常言道,过犹不及,圣人亦言,亢龙有悔,是该收一收了,如今有东流书院的神童搓一搓他的锐气,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是吗?”

  林清修笑得很冷,就差当面嘲讽了。于家在汶上县颇有些基业,这群人几次三番来东阿,无非是想借助于可远的名气,进一步扩大于家基业。但又不想将家族权柄和利益分给于可远,就来这里发些令人作呕的酸气,还装出一副为他人着想的样子。旁边一个学子搭话了,“话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