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强硬的海刚峰,于可远发难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瑞何许人也?明朝著名清官,有“海青天”之誉。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后,一直没有考中进士,但也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推行清丈、平赋税,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深得民心。但海瑞在官场中的评价实在不好看。实际上,这也是他之所以仅仅被称呼为“清官”,而没有能臣。海瑞是古怪的模范官僚。他是忠臣,也是孝子。海瑞尊重法律,一切都要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海瑞从政二十余年,充满了各种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无论是当世之人,还是后世,评价他的政治措施,不仅会意见分歧,且分歧程度极大。争执中找出的一个共通的结论,就是他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的办事准则。海瑞固然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且执法不阿,但作为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海瑞认为,一切日常行为乃至一举一动,都可以根据直觉归纳于善恶两个道德范畴,他不仅以最高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也衡量一切身边的人,乃至帝王将相。正如徐阶评价他时所言:“然刚峰初意亦出为民,只缘稍涉偏颇,刁徒遂乘之妄作,伪播文檄,谬张声威,……,纪纲伦理荡然无存,不独百姓莫能存生,而刚峰亦因之损誉,良可慨也!”

  像一些诉讼的案件,或者这样的辩论,海瑞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推行政策也将无往而不胜。但若是官场中的你来我往和暗影流声,有海瑞参与,往往会被搞砸。看到海瑞出场,王正宪也是一耸眉,“这人……我似乎有所耳闻。”

  “天地有正气!”

  高奉云激动地接言了,“此人我虽未见过,倒记过他的一篇论抑制豪强反对兼并的文章。诸位,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怎么说?”

  王正宪:“在哪里?”

  “谁带着文章到处走?只是因为写得好,我通篇记下了。想听,我现在就背给你们听。”

  高奉云见王正宪点了点头,略略想了一下,背诵起来,“……‘夫母诞一子,必哺育使之活;天生一人,必给食使之活。此天道之存焉,亦人道之存焉。岂有以一二人夺百人千人万人之田地使之饥寒而天道不沦人道不丧者!天道沦,人道丧,则大乱之源起。民失其田,国必失其民,国失其民则未见有不大乱而尚能存者!’”“慢!”

  王正宪止住了高奉云,“好像有些熟悉?”

  高奉云:“正是。去年四宗会讲时,我那门下弟子就引用过,只是改了一个字,就凭着这几句话夺得了首魁。最后几句话是。”

  说着他又大声背诵起来:““‘是以失田则无民,无民则亡国’!”

  “好!好啊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