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老和尚与喜庆的真实身份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知道老和尚和于可远有私话要说,高拱赵贞吉很识趣地寻个由头去外面了。“我时日无多了。”

  老和尚告诉他。于可远惊奇地问:“您身体健康,并没看出有什么不实?”

  “四宗会讲圆满时,便是老僧圆寂时。”

  真是令人惊愕的消息!于可远赶紧问道:“大师是否预见了什么?”

  那老和尚点头微笑:“不,是很多人都预见了。”

  “我还是不明白。”

  于可远提醒自己,耐心是一种美德。“大师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说完向老和尚看了一眼,希望他能直言。“厚熜他……”于可远面皮一抖。厚熜……这是正常人能直呼出来的?!老和尚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于可远内心卷起滔天巨浪,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好像卷进一个更深的漩涡里。“若在山里,我本还能念几年的经,可李氏朝鲜弄出这样的事,我便知道,厚熜他不能再容我了。”

  老和尚仍是微笑着说。“您是……皇族?”

  “朱祐榰这个名字,我已经几十年不曾使用了。”

  朱祐榰……朱祐榰……于可远脑海里不断涌现着这个名字!终于,他想到了明孝宗朱祐樘,而朱祐榰正是明孝宗的弟弟,寿定王!他竟躲在深山老林数十年?“当年厚熜才十五岁,以藩王身份继皇帝位,登基后不顾礼制,为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而与群臣反目。他的父亲兴献王最终被追封为睿宗。杨廷和以祖制论,继统同时要继嗣应尊孝宗为皇考,生父只能为皇叔考。桂萼等人为了个人仕途迎合厚熜心意,上书论“继统”不同于“继嗣”,应尊兴献王为帝。双方争论激烈,嘉靖三年四月,追尊兴献王夫妇。朝臣二百余人跪于左顺门前力争,激怒世宗,下狱者一百三十四人,廷杖而死者十六人。结果杨廷和罢官,中下级官员取胜。”

  实际上,这段历史对于任何一个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须了解,必须学习的内容。于可远很清楚。大礼仪之争前后延续了十余年,对大明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首辅专政和内阁纷争,使朝廷政治相当混乱,不仅使嘉靖和万历时期的政治应有的连续性断掉,还造成了王朝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的风气,使君臣关系畸变恶化。大礼仪之争并非是首次现任皇帝追父为皇考的事情。《资治通鉴》记载,早在西汉宣帝就爆发了第一次类似事件,宣帝刘询希望追认生父刘进和祖父刘据为皇考但被拒绝。由此展开关于儒家“嗣子不认生父”是否合理的讨论,其根本是儒家“礼教”的问题,即便到了现在,这一问题仍然困扰着国人。但对嘉靖帝来说,大礼仪之争纯粹是他夺权专政的政治手段。通过这件事,将那些不服从他的官员,甚至想将他弄成傀儡的官员一网打尽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