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7章 万万没想到_华娱从2004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台北行》进行试镜选角,各大媒体寻着味的对此进行报道。

  无需掏钱炒作,媒体主动出稿。

  剧组试镜,显然是一种省钱的炒作方式。

  网络上,也已经议论的热火朝天。

  一人在网络上发帖。

  标题:“卧槽!18岁年轻导演竟然要拍丧尸片,你们敢信?!!”

  内容:“投资3亿,暂名《台北行》,今天已经于京城开始试镜选角,现场去了好多艺人,全都想要拿到角色,竞争极其激烈。”

  有人发帖,就有人回复。

  1L:“什么18岁年轻导演?21岁了好不好?不过你说他要拍丧尸片,不是在开玩笑吧?”

  不是这人不相信,而是很多人都不相信。

  因为国内没有导演拍过丧尸片,下意识认为王树也拍不了这种题材的电影。

  2L:“楼上的,你都说18岁年轻导演了,18岁年轻导演的份量你不懂吗?一个字,就是狂!可不是国内的那些老梆菜可以比的。”

  “国内的那些老梆菜除了炒冷饭还有啥?咱们国内唯有王导不一样。”

  “科幻片,说拍就拍!”

  “现在拍丧尸片又怎么了?”

  “而且,你别不信,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不信你自己去搜。”

  3L:“冒昧的问一下,为什么这部丧尸片叫《台北行》?难道魔都不行?还是京城不行?亦或是大陆不行?王树这厮跪舔宝岛夹私货阴阳怪气呢。”

  也有人发帖。

  “小道消息,王导这部《台北行》,原名叫做《纽约行》,本来是准备在好莱坞那边拍的,从好莱坞回国后又因为一些原因,改成了《台北行》。”

  其实王树自始至终只写了《台北行》这个剧本,并没有所谓的《纽约行》。

  并且,《台北行》本就是他事先想好趁着国内影视审核政策还未继续收紧相对而言尚且宽松的时期,借助中影的能量通过审核将之拍出来。

  等到审核政策收紧,这部丧尸片或许将会成为绝唱。

  以至于.只要国内观众谈到丧尸片,必然绕不过这部《台北行》。

  绕不过《台北行》,也就绕不过他。

  在这个时代,将这部丧尸电影搞出来,日后必定载入华语片电影史册。

  王树正是因此,掏出了这个剧本。

  而且原片《釜山行》的制片成本只有5500W人民币,并且还是2015年的5500W人民币,算不上大制作。

  换到国内,2015年随便拍一部烂片都有一两个亿的制作成本。

  《釜山行》,尽管全篇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绿幕中完成,实则绿幕拍摄只是为了省钱。

  其中很多绿幕镜头,都可以用实景完成拍摄。

  当然,实景更耗钱。

  总的来说,《釜山行》的场面与镜头,是2008年这个时间段,内地电影水平能够通过更多的实景拍摄拍出来的作品。

  并且,由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