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5章 藩王的兵源问题_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藩王的兵源问题

  明承元制,不仅仅是因为其历史进程和大元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更是因为明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下意识的吸收了元庭的经验。

  至少大元的军事动员体制,被明朝经过一定的修改之后完整的继承了下来。

  以家庭为单位的军户制度理论上为帝国提供了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兵员。

  只要明廷各地的卫所能够让士兵维持基本的温饱,用以供养他们的家庭。

  那么无论帝国的正规军在战场上遭遇了多么惨重的失败,他都可以在很快的时间重新聚集一支可战的部队重新组织反攻。

  明亡的原因很多,军户制度的衰败,大量军户破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不仅仅是武将自募家丁导致明代边镇军阀的出现。

  不听朝廷调遣。

  军户为了生存而逃亡更是让明廷为数不多还能控制的部队变成了一次性军队。

  到了明末更是用一点少一点。

  帝国再也无法像中前期那样,纵然遭受到了如土木堡一般的惨败,于谦依然可以通过兵部下令,动员各地卫所的军队勤王。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便从各地州府和边镇调集了超过二十万军队驰援京城。

  并在北京城外列阵,以野战的形式正面击溃了也先率领的瓦剌铁骑。

  瓦剌在此战之后一蹶不振,在北京城下失去了绝大多数军事力量后,逃回草原的也先很快就被原先臣服于他的蒙古部族起兵杀死,部族也被各个草原部落吞并分食。

  残存部众不得不狼狈西逃。

  其弟弟赛罕王更是逃亡大明寻求明英宗的庇护,最终老死BJ。

  但是随着帝国军事体制的衰落,明朝中后期的明军已经再不能承受这样的失败了。

  各地卫所与朝廷离心离德,底层士卒积怨已久。

  女真人,李自成等人可以失败无数次——

  只要统治核心还在,他们就能重新动员他们的力量,组建新的军团,然后继续对明廷发动进攻,通过许诺各种利益,招降大明各地的卫所精卒为自己所用,掠夺明廷的人口和土地。

  而大明朝廷的军队则是无根之木,根本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补充……而等到崇祯连他们的粮饷都要拖欠时,帝国的精兵在愤怒和自觉背叛中选择大批量的逃亡和加入叛军,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如今,在帝国能从江南重新收取足够税赋的当下。

  朱厚熜从登基开始便着手恢复明廷的军事动员体系。

  这也要得益于前面三位帝王的努力。

  明宪宗带领着明军通过一系列高频率的战争,重新稳固了明廷自土木堡之变后摇摇欲坠的边界。

  在北方,他通过长达十六年的对蒙古人的连续征讨,重新收复河套,并通过远征威宁海,火烧蒙古王庭,大量斩杀蒙古核心权贵,将瓦剌之后隐隐有重新统一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