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真正的思量_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真正的思量

  当时受朱元璋册封的陈氏政权被权臣胡季犛所篡,。

  但最开始朱棣虽然知道安南发生了政变,却并没有立刻做出反应,追究其原因是因为其也是刚刚才通过非法手段坐上皇位,并且不久前还和原本的大明天子起了一点小小的冲突。

  如果贸然表态要求胡季犛还政于陈朝的话,一旦对面反过来旨意朱棣的合法性,到时候未免有些尴尬。

  于是在永乐二年,朱棣刚刚稳定的了国内的政局,便派出使团护送逃亡大明的陈天平回国继位。

  结果在路上被胡季犛所杀。

  陈氏王族彻底灭亡。

  朱棣大怒,于是下令明军立刻南下征讨。

  而南下明军在摧枯拉朽一般消灭了胡氏政权之后,却尴尬的发现原本受朝廷册封的皇族已经彻底灭绝。

  只好在当地设置州县,暂时交给朝廷直接官吏。

  而安南漫长的海岸线正巧为朱棣之后的郑和下西洋提供了优渥的条件。

  有诸多先例在前,内阁成员们对于大明皇帝突然过问朝鲜国内的事务虽然感到惊奇,但却并不是特别奇怪。

  面对上国使者带着天朝皇帝的诏书而来,要求朝鲜王国回归正道,朝鲜君臣大概率是不敢明着反对的。

  毕竟上一个明太祖宣布的不征之国,在永乐皇帝的铁蹄下连皇族的姓氏都已经换了三茬了。

  这又再次证明了朱元璋的所谓皇明祖训在后世基本上没有什么约束力。

  连他的亲孙子亲儿子都满不在乎。

  更别提后世的那些更加疏远的大明皇帝了。

  只不过相比于干涉属国内政法理上的考量,大明这些满腹经纶的内阁成员们所思量的东西明显更为实际一些。

  如果开了这个口子。

  那么日后不管是西域诸邦,还是南洋诸国,如果事事都要明廷过问,对于朝廷而言将是一笔多么沉重的负担。

  “陛下体恤朝鲜百姓辛苦,臣深感自身驽钝惭愧……教化蛮夷君长善待士庶,乃上古圣王之道……天威所至,面对天子至诚之心,朝鲜君臣必然俯首以听圣训……”

  “唯有一点臣心怀疑虑,蛮夷君长不识礼乐教化,不能分辨忠奸贤良,但若是朝廷俱遣使劝化,甚至兴师动众前往征讨,我大明藩属数以百计,每一个都如此,未免有耗中国之材而澄蛮夷番邦野蛮之气的意味在其中……”

  “如今四海初定,北方鞑靼威胁仍未消除,人民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还请天子以中国之民为重,不要妄用武力,耗四海之财富而尽不能之事……”

  闻听朱厚熜的话,首辅梁储沉默片刻,进言道。

  简单来讲,梁储话语中的主题就是一个。

  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大明要为朝鲜耗费钱财和精力,在梁储和很多大明官员的眼中,朝廷之前对四夷执行的政策就很好。

  只要周边的君长能够继续承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