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章 我不装了,我是爱国青年_包氏父子:头油只用司丹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章我不装了,我是爱国青年

  注意到侯氏制碱法尚未出现,包国维手中又多了一道底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于是此前的定下的几个阶段性计划,也可稍稍变动:

  至少往后不用费劲心思去在学堂和他人去结交,说难听些其实就是攀关系。

  往后只要想办法把新的制碱法研究出来,自己就可以坐实“化学天才”的名号,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成果不要被人盗用了去,毕竟无论什么时候,科研论文被人盗取的事早已屡见不鲜。

  包国维是新派出身的学生,不管在里面学了多久,哪怕是一个月、一年、两年都好,总归是被打上了“新派学生”的印记。

  到时候新学派为了壮大学派声势,宣扬自己的“功劳”,恐怕还会大力宣传自己的事迹,自己在学术界的名望、社会地位也将大幅提高。

  在这个年代,只要能在学术圈子能混出些名堂,基本可以说是挂了半个免死金牌,只要自己不太作死,是没人敢动的。

  鲁迅先生骂了那么多人,最后不照样没出事?

  而且对于能搞实业的科研人才,除了山沟沟里啥也不懂的土匪寨子,有点眼界的组织都知道要当成宝贝来供着。

  往后唯一的掣肘就是自己可能会被人暗中监视起来,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某些人的密切关注,但是被人迫害的概率几乎为零。

  毕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道理大家都懂,无辜迫害科研人员,致使其外流毫无疑问是件蠢事。

  不过,对于科研人员的迫害也并非没有发生过,著名的导弹专家钱老,就曾被美国佬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迫害。

  对于美国佬来说,钱老的价值过于巨大,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一个人就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

  钱老当时要求回国的举动,在那种大环境下,对美国佬而言无异于直接投向敌对阵营。

  于是所谓的“世界警察”直接连颜面都不要了,一把扯掉刚戴上去不久的帽子,干起了坏事。

  不过在此事闹大后,迫于外界各方压力、以及俘虏交换、美国佬又怕寒了其他人科研人才的心,终于肯将钱老给放回国。

  ……

  想到这,包国维又冷静地思考一会:其实要想实现侯氏制碱法的应用没有那么容易。

  自二次工业革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后,各种工业的工艺流程,包括化工产业,都已发展到相对于个人而言十分繁杂的地步。

  仅仅是知道化学式和大体工艺流程还不够,虽说可以大大减少研究的难度,但仍需要一定时间、资金、知识储备来进行实验、调试……

  而且还需要建造前置工业,比如合成氨工厂,民国本土肯定是自产不了这种工艺,须得从国外引进。

  在民国想办一件事,钱财、权力、人才,这三样一个都少不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