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衣锦还乡_包氏父子:头油只用司丹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衣锦还乡

  《大公报》的总编梧桐此刻正坐镇在编辑部中审稿,他看着下一版的尚未排满的初稿,心情有些焦虑,眉头都微微皱起。

  他显然有些头疼:对于一个报社而言,想要凑齐一版足够真实,又有吸引力的新闻可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梧桐总编,侯先生来了!”

  门卫跌跌撞撞的赶过来喊道,他的声音很大,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编辑部。

  梧桐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心中一喜,原本有些疲乏的脑子也清醒了不少。

  他即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在粗略地整理一番自己的白色领口后,就起身准备亲自去接待侯先生。

  毫无疑问,现如今的侯德榜是个当红人物,完全值得一名总编亲自来接待。

  去年,也就是民国十五年,侯德榜带领永利制碱厂在费城博览会上赢得金奖,制出来的纯碱更是被称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可以说是为国争了不少的光。

  现如今已到了十七年末,中间隔了一年多,如果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永利制碱厂厂在制碱法方面又有新的突破的话,无疑是一个大新闻。

  报社内的几个编辑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也想要过去采访询问一番,奈何手中还有众多工作未完成,只能在面面相觑一番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总编离开,然后继续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

  越过编辑部的门槛,再穿过一道不长不短的玄关走廊,便到报社主厅。

  报社主厅的西墙第一道门打开便是待客厅,想来侯先生此刻就待在里面。

  宽阔的待客厅墙壁周围挂着各式山水字画,偌大的窗帘半开半掩的,几缕阳光从外头照进来,微风浮动帘布,靠窗的大理石上地板上就光影闪动。

  在正中央处有一张纯黑色的主桌,其上摆放着纸笔、瓜果、饮料,以及各种可以消遣时间的杂志、报纸,周遭摆放着正好八只椅子。

  此刻,房间内只有侯德榜和包国维两人,他们早已落座在主桌上,对面而坐,讨论着有关新式制碱法的事宜。

  侯先生的手中正拿着一只铅笔,唰唰的在纸上写着:

  “包国维同学,这上面就是范先生的座机号码,他平时比较忙,几个城市飞来飞去的,时常联系不上。

  那几个常用的号码我都已经给你写在纸上了,具体的情况过会儿你可以自己和他谈。

  哦,对了,你好像还不知道我的座机号码吧,我现在把我的号码也写上去。”

  包国维听到侯先生对自己的称呼,总觉得有些生分了,经过昨天的事儿,现在也是时候攀攀关系了:

  “好的,这真是谢谢侯先生了,不过……我觉得以后侯先生还是直接称呼我为包国维即可,后面总是要加一个同学,未免有些太生分了。”

  侯先生放下铅笔,将一张纸递过来,脸上露出些许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