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三章 来自京都的客人_这个家业我不要行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饭要一口口地吃,在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之前,久世秀则不会立刻就要求人家用自家的农场参股光伏,他得先在自己的场子做足了试验后再说。

  回到东京后,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喜讯的消息传来——九州那边业已破产的太阳能公司已经被安田基金会收购了一部分,现在公司又多了几百号员工。

  之所以说是一部分,是因为那家公司的专利、厂房、设备都被别的大企业买走,技术骨干也被挖角,基金会所承担的反而是原来公司的那些员工和部分销售网络。

  当然,说是销售网络,也无非就是国内、外的一些光伏下游企业名录,他们早就因为成本原因而不再继续购买该公司的产品,所以也就只剩了一堆电话号码而已。

  不过久世秀则并不是很在乎那些“实在”的东西,他所看中的反而是那家公司现成的组织模式、成熟的工作流程,以及多年工作培养出的员工。

  到目前为止,他的光伏项目组已经在石川县、宫城县、北海道进行了部分安装,然而按照技术组所说,每个县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比如石川县的老房子就是一大难题,可偏偏因为“历史风光”原因不能随意拆除,所以每次要安装电池板前,工作组都还要先给居民加固屋顶;

  还有北海道小樽一带,当地居民和公司的工作组混熟后,带他们去了海岸线一处废铁道,结果令工作组大吃一惊---因为那些铁路歪七扭八,已经被毁得不成样子。

  据当地人说,当地只要发生一场中小规模的地震就有可能改变地形,土地液化的情况在这边也是最严重的,就连jr北海道在评估后也认为维持这样一条线路的费用几乎等于每年都要造一条新的,所以就把那里废弃了。

  如果他们要在小樽建光伏站,抗震的问题和地形的问题要考虑得更多一些。

  至于按照前往宫城县去安装光伏板的技术人员所说,在那里安装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地形或房屋,而是台风。一场台风过来,稍有一点倾角的屋顶都有可能被会被掀起来,所以当地的房子也大多以“方盒子”为主,他们的电池板必须平铺,考虑下雨的排水问题就要更多一些。

  总之,各有各的问题,每个新项目对工作组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看完了报告后,久世秀则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才的作用。

  在对接基层时,光是有技术和“先进理念”是没有用的,就算是经书再好,也需要佛缘深厚的和尚来念,否则一句“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踩。”直接就把庙里的佛光给破了,以后还有没有人来烧香就是另一码事。

  与其买一堆技术回来“储备”,还不如直接把创造了这些技术的人弄到手,这样一来其实技术也就等于被买了过来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