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8章 对大宋来说完美的制度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8章对大宋来说完美的制度

  “什么意思?这皇帝你不当了么?你算算我六十的时候你多大?伱特么刚好三十九啊,再说我也不一定能活得到六十啊,你的这个政策,定的简直是莫名其妙啊,你要是不想当皇帝,那你还当储君干什么啊,更何况还有昭儿,你都当不上,更何况他了,你还让他当的哪门子的储君,你这……这就有点过于胡闹了吧。”

  赵匡胤简直都快要疯了,自家这个三弟,稍一不注意,盯得松了一点,马上就出这种幺蛾子。

  别的,赵匡胤虽然理解的不是很通透但勉强还是能理解个一二的,知道他为的是大宋的长治久安,而且家庙和太庙分离他也是认可的,这样的话有朝一日大宋灭亡了他们赵家的香火也不会断。

  五代十国里过来的人,不会想着自己家的天下能够千秋万代,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春秋大梦,能有个百年王朝他都要含笑九泉了。

  事实上,从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虽然是乱世,但也确实是中国的社会,政治,乃至经济,文化集体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期间所进行的改革,阻力要比其他朝代小得多得多。

  百官,百姓,乃至于皇帝本人,都没什么历史包袱,因为历史早就被打得稀烂,充分的证明了他的不可靠了,大家的要求也不会太高,也根本没什么既得利益群体。

  但是四十岁以下不许当皇帝,这其实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事实上古代人,平均寿命有没有四十都两说呢。

  赵光美闻言却笑着道:“昭儿这个储君,本来也不是争下一代的,而应该是争下下代的,至于我,我可能还真不一定要当这个皇帝了。”

  “什么意思?你不当皇帝,那我死了以后你当什么?我就算把皇位传给老二,你肯定也会架空他的啊,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赵光美摇头道:“我搞这么多改革,尤其是家国分离,是为了分君权的集中性,君权一旦分权了,那我在商行那头,肯定是要集权,来保障咱们赵家千秋万代的。”

  “商行?集权?你……认为商行的控制,比朝廷的控制还要更重要么?”

  “相辅相成吧,大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官僚,工人,军人之间会很快的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朝廷做事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那么简单粗暴了,唐末五代以来天下更替如此频繁,也是与此不无关系的,不过我认为,皇位这东西,咱们赵家人就算不坐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甚至完全可以哪一代人不想做了,故意让别人做上去玩玩,但是商行的控制权,却是一刻也不能放手,这东西在咱们手上,这皇帝说白了就是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可一旦商行丢了,那就真的是性命操之于他人之手了。”

  “至于说,皇帝,四十岁会不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