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 铁桶江山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铁桶江山

  “所谓农业补贴,就是根据各府,各县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对鼓励种植的农产品进行补贴,比如这邓县吧,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丰沛,且还有现成的水坝,其实就非常适合统一放水,统一插秧的种植水稻,顺便还能在稻田养鱼养蟹,走水路从邓县到开封的话半日即达,无论是鱼还是蟹都死不了,不过也正因为此地距离开封太近,当地的农民多半都已经进城,导致土地几乎都闲置了,这岂不可惜么?”

  “说到底,其实经济这东西说复杂也没那么复杂,我大宋这两年经济发展犹如烈火烹油的原因是什么?两个字,印钱而已,朝廷也好民间也好,通过贷款贷出来大量的纸钞,而纸钞这东西对朝廷来说是没成本的。”

  “这其实就叫放水,放出去的水落到财主手里财主就会开工厂,一部分的水回流到朝廷的手里成为地皮收益和税收,一部分流到百姓手里成为百姓的收入,朝廷则再通过工程建设把收回来的水再放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大宋的经济自然就蒸蒸日上了。”

  “当然,确实也得有东西能托得住朝廷放出来的水,也就是城建,电力,还有水泥等各种工坊和各种大小商行。”

  “不过既然是放水,就必然有些人会多接一些,有些人会少接一些,那些接不着水的人很容易就成为发展中的代价,比如农民,这一波经济发展中,其实代价最高昂的就是自耕农,因为资产上涨跟他们无关,粮食虽然涨价,但这个钱其实大头落不到他们身上的。”

  “对于流民来说,他们原本就没有土地,所以可以进城打工,就算是留在乡间给地主干活,据我所知现在的地主也不敢像以前一样动辄收五折以上的地租了,普遍也就收两折到三折,甚至开封周边都是一折的,物价涨的再多,至少口粮人家是自己种,不卖就完了,田租和赋税降下来了,就不可能饿死,生活质量照比以前肯定是会更好。”

  “大地主的话,现在至少京师周边的大地主只要还活着的都跟商行有合作,有些是干脆把地押给钱行进城做生意了,再不济也能跟商行大买大卖,有一定的议价权,只要脑子不是太笨,这大水漫灌的怎么也能接到一些。”

  “所以啊,这代价就都让小地主和自耕农承受了,随着城里的房子越来越贵,相比较之下他们留在村里的宅子慢慢也就不显值钱,甚至卖也卖不出去真的就一文不值了,更别说,现在耕地的售价对比两年前,已经打了四折了,要知道这还是通货膨胀两倍以上的四折,若是不能补偿他们,我心,甚愧啊。”

  赵匡胤和赵光义闻言,面面相觑,赵匡胤甚至还用手指了指太阳穴的位置,向赵光义投以一个闻讯的眼神,意思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