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 文官没一个好东西(大杯)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文官没一个好东西(大杯)

  直到将甘州回鹘和这归义军的俩人都送走,赵光美这才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然后忍不住用两根手指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

  近些时日以来,他琢磨的事情属实是有一点多了,头都不禁有一些疼。

  事实上他还真是远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的那么轻松,相反,曹延禄人在开封苦等他接见的这一个月,他的压力真的是不小,朝中许多事,都是没完没了,让他好不烦躁。

  就说这次讨伐凉州吐蕃之事,打的时候朝臣们就全都在反对,甚至完全是他一意孤行,带着点先斩后奏的意思去做的。

  而自家的大哥啊,明明跟自己想的是一样的,但面对群臣诘问的时候却是啥都不说,把啥都往他的身上推。

  烦死了。

  不得不说,自家大哥现在越来越会当皇帝了,已经很少亲自下场去掺和什么事情了,每次上朝的时候就是笑呵呵地往那一坐,谁说什么,他都嗯,嗯,对,你说得对,轻易也并不发表自己的见解。

  甚至他现在处理政务的时间也明显变少了,大事儿有赵光美谋划,小事儿有赵光义处理,他则整天忙碌于相扑、打鸟、骑马练拳,以及找人喝大酒中无法自拔。

  跟个昏君似的。

  这种事儿把他这个弟弟推到风口浪尖,然后他本人则干脆装出一副啥都不懂糊里糊涂的模样看着那帮文官跟他吵架。

  烦死了。

  而随着前线作战取得了胜利,尤其是在吐蕃遣使者投降之后,相关的分歧不但没有消弭,反而变得越来越大了,今天他跟这曹、赵两个人聊天谈的事儿,就全都是绕过了东西两台,全都未经百官复议的。

  换言之就是压根连个台本都没有,中书省对这些政策性承诺是完全没有留档的,也就是这俩外人确实是对大宋那相对复杂的政策执行不了解,否则这事儿恐怕还真不会搞得这么顺利。

  “哎~,这帮吃饱了蛋疼的文官,还有……一部分鼠目寸光的武夫。”

  这次的争议倒也简单,简单来说就是满朝的文官绝大多数都是主张接受六谷吐蕃的投降的,从此之后让他们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以彰显大宋的大国威仪,大宋呢,给折逋葛支一个面子,让他随便当个什么节度使,同时派出文官来当凉州知府,分当地的民事之权。

  几乎绝大多数文官,乃至于相当一部分的武官都是这样想的。

  至于说他想要吞并回鹘,接纳归义军,乃至光复河西,重开丝绸之路之事,朝中也一样是吵作了一团,普遍都认为赵光美行事过于霸道,不似天朝上国之道,还有人认为河西之地对大宋来说就是包袱,压根就不主张收回的,反正各种想法都有,就是几乎没有赞成赵光美的。

  而赵匡胤呢,对此居然不置可否,只是说,这么大的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