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称王建制_逆清18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十五,原复汉军体系下的三院十二司以及复汉军中的高级军官代表、广州地方府县官员、名流士绅以及民间代表,一个个穿着官服,聚到曾经的广东将军府门前,向赵源上书请命,以立正朔。

  赵源自然不会立刻答应,而是将三请三让的流程走完一遍后,才勉勉强强地坐上了原将军府的主位上,以宣布顺应天意民意,自立为王,而王号则定为汉,以宣告不忘本色。

  原本一些大臣还有建言为越王,但是赵源总感觉这个‘称号’过于小家子气,还不如以‘复汉’为核心,自称为汉王来得好,其次他也是借此向外界公布自己的志向,即将来所立之国家,将会远迈汉唐。

  在自称为汉王之后,赵源在年号问题上却显得十分纠结,并没有想好,但是定年号这件事本身也有着政治上的寓意,比如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便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由于一时难以想好,赵源干脆群策群力,让臣子们也跟着想一想,接着这个机会继续梳理一下汉王府的政务架构,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军政分离。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复汉军体系基本上军政不分家,内外都显得比较混杂,眼下既然立下了汉王府,那么就不能再这么糊里糊涂地下去。

  当然,在忙完这些事情后,赵源也没有忘记接下来的战略规划,他召集了枢密院以及一众亲信大臣,开始商议接下来的安排。

  原枢密院枢密右使赵简当众宣布,复汉军将会重新确定编制,按照之前的三级军事制度,将现役的三个师复汉军填充起来,其中每个师正式编制为一万六千人,也就是满编状态下的复汉军现役军队将会有四万八千人,刚好是现在的一倍人数。

  其次,就是针对复汉军的第二级预备役,将会建立五个预备役师,其中每个预备役师编制仅为一万人,只有在全面动员时期才会拉起来,当然眼下的预备役师除了一个名头什么都没有,没人,没枪,没炮。

  至于复汉军的第三级后备民兵,将会在日后进行组建,暂时将不会涉及。

  除了扩军备战以外,赵源也谈到了接下来复汉军的战略问题,那就是将会兵分三路,其中郑洪所率领的洪兵早已经沿着粤北一路进攻,而剩下的复汉军将分为两路,其中左路由赵简率领一个师,沿着肇庆、罗定、高州、廉州方向进攻,力争在年前拿下粤西以及广西梧州一带。

  右路大军由方孟昭率领一个师,沿着惠州、嘉应和潮州方向进攻,同样是力求在年前拿下粤东,最好能够拿下江西和福建接壤的一部分,形成一个战略整体。

  至于赵源自己,将会率领一个师,再加上郑洪的洪兵,亲自征讨粤北,而最为关键的目标就是趁着清廷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前,迅速控制三湘,将战略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