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妥协_开元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封堂帖发出,他就是想伸手也伸不了了,平白还会恼了当朝首相,这可不是圆滑的他想做的事情,就让姜皎和宋璟斗去吧,他只想置身事外。

  宋璟在知道源乾曜偃旗息鼓之后,不由冷笑一声,心说源乾曜这个家伙虽然才干不怎么样,但嗅觉倒是灵敏,他今ri置姜家不顾,已经可以看出他那白眼狼的本质,若姜家的那一位不看清楚这源乾曜的话,迟早会被坑。

  在姜青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供出来后,哪怕姜家的那位急的直跳脚,那都已经无济于事了,人证物证俱在,姜青供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就能够牵扯到那位身上,而若是宋璟真的要一查到底,姜家靠着圣眷,不至于说毁灭,但肯定会伤筋动骨,而姜皎的反击,自然也会让宋璟一派的官员落马不少,这进了官场,谁身上没有些事情啊,要查起来,大家都要倒霉。所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妥协。

  此事在长安传得纷纷扬扬的时候,宋璟终于以“皎权宠太盛,恐非久安之道”的缘由上奏弹劾,李隆基起初都是留中不发,觉得大概宋璟是嘴上喊喊的,做做样子,谁都知道宋璟乃是刚正严明的铁相,他弹劾姜皎更能搏得良好的官声,结果宋璟却“屡奏请稍抑损之”,这终于让李隆基重视起来。

  李隆基把姜皎再次秘密召入宫中,给姜皎看了宋璟的奏折,姜皎当时的脸sè十分难看,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妥协的话,那么如果从那个让他恨得咬牙切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后辈身上往上查起来的话,那么姜家的势力都够呛。

  唐朝宰相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更别说像宋璟这样强势的宰相了,副相苏颋说好听点是替宋璟查漏补缺,两人配合得相得益彰,但说难听点,就是个应声虫而已,一旦首相没有副相节制,那几乎可以掌控整个政事堂,也即是行政的力量,到时候一切成了既定事实,皇帝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个时候的皇帝可真的不是一言定鼎的存在,也不可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最大的优势是掌握着官帽子,有一定的决策权,但宰相也有,皇权是受相权制约的。

  李隆基哪怕心中不待见宋璟的不识好歹,但此时却还要依靠宋璟,因为他深知宋璟的才干,宋璟才刚刚当了一年宰相,整个唐朝发生的改变李隆基是非常清楚的,这也是李隆基希望看到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只能站在宋璟这一边,而姜皎也妥协了。

  一时的妥协,是为了ri后的再次崛起,姜皎很明智的做出了选择,哪怕他心中真是恨死了宋璟,当然还有那个姜青,他觉得这次真的要好好的约束一下族中的后辈了,再这么放肆下去,姜家迟早会败亡。

  抓政敌小辫子就是这样,往往是自下而上,那些管教不好自己后辈的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