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9章 李渊召见,无可挑剔的新君(4/5)_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李渊召见,无可挑剔的新君(45)

  一场紧急军事会议,最终还是在徐风雷的提议下,确定了方向。

  议和!

  但不是大唐议和,而是迫使颉利可汗主动议和!

  至于该如何达成这项目标,李世民给每个参豫政事的大臣都留了“课后作业”,特别是对徐风雷,那更是重点关照对象。

  散去会议,李世民起身欲回书房,却见一太监进堂来报:

  “陛下。”

  “太上皇请您过去一趟。”

  李世民微微一怔。

  “备辇,朕这便去。”

  他整了整衣冠,朝着堂外走去。

  ……

  太极宫,两仪殿。

  “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虽身穿龙袍贵为天子,可在李渊面前,却还是异常的恭谨,甚至比当年是秦王的时候更甚。

  此刻,他行的是跪拜之礼。

  李渊坐在椅上,看着这个已经成为大唐皇帝的儿子,神色有些复杂。

  自那天传下诏书之后,他便没有召见过李世民,纵然这个儿子屡次求见,他也不应。

  故而,父子俩,已有许久不见了。

  “……起来吧。”

  李渊抬手道,

  “如今你已是皇帝,不用再跪伏行礼。”

  “大唐皇帝,不应屈膝。”

  李世民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父皇此言差矣,儿臣首先是您的儿子,其后才是大唐的皇帝。”

  他应道,

  “儿子跪拜父亲,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纵然儿臣成了皇帝,但父皇贵为太上皇,地位在皇帝之上,所以儿臣更应跪拜。”

  李渊微微沉默。

  “……你话说得是真漂亮。”

  他抬手道,

  “行了,起来坐吧。”

  “朕今日召见你来,是要问你一桩事。”

  “听说颉利可汗率大军南下,已过泾州了?”

  李世民起身落座,神色平静。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渊知道也不奇怪。

  估摸着这会儿长安城里都有不少人知道了,已有人举家避祸都有可能。

  “是。”

  李世民点头道,

  “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领兵二十万,来势汹汹,兵锋直指长安!”

  “这一回,他是要动真格的了。”

  李渊瞳孔微微一缩。

  他虽知道突厥来犯,却没想到竟然动静这么大!

  二十万……足以将长安踏平!

  “你打算怎么应对?”

  李渊忙道,

  “上个月你调集李靖、李绩、李道宗三路大军班师回朝,就是为了这一仗吧?”

  “如今长安有多少兵力?”

  “回父皇,儿臣的确对突厥动向早有察觉,故而早做了准备。”他如实道,“如今长安已有十数万大军拱卫,纵然兵力不及突厥,但自保无虞。”

  李渊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

  “看来……你是想打这一仗了。”

  他喃喃道,

  “早早部署也好,也好……”

  “不。”李世民果断道,“儿臣并不打算与突厥决一死战,儿臣打算议和。”

  李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